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传递动力,实现换挡和起步。那么,当离合器出现故障时,我们该如何判断呢?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判断方法:
1. 离合器打滑:当车辆在行驶时,发动机转速升高,但车速只有很少提升,就说明离合器出现了打滑现象。这时需要检查离合器片的磨损程度,如果磨损严重,就需要更换离合器片。
2. 车辆挂档不走:当离合器打滑到一定程度,与压盘的接合力度完全消失,车辆就无法行驶。这种情况下,需要检查离合器片的磨损情况,如果磨损严重,需要更换离合器片。
3. 严重的话,挂不上档,车开不动:如果离合器片磨损严重,就会导致挂不上档,车开不动。这时需要及时更换离合器片,以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
为了判断离合器的磨损程度,可以将汽车停放在附着良好的水平路面上,拉好手刹车。把汽车启动后,踩下离合器,挂入二档,然后右脚缓慢加油,把发动机转速提高到2000转,同时左脚缓慢抬离合器踏板,如果发动机被憋住熄火了,说明离合器是良好的,还可以使用一段时间;如果离合器踏板抬到头了,发动机仍然不熄火,说明离合器打滑了,需要更换离合器片。
此外,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还能够根据发动机熄火时离合器踏板的剩余行程来判断离合器片的磨损程度,一般磨损越严重,发动机熄火时剩余的离合器行程越小。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依靠摩擦原理传递发动机动力。当从动盘与飞轮之间有间隙时,飞轮不能带动从动盘旋转,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当压紧力将从动盘压向飞轮后,飞轮表面对从动盘表面的摩擦力带动从动盘旋转,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
离合器工作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参数:两个间隙与两个行程自由间隙:离合器接合时,分离轴承前端面与分离杠杆端头之间的间隙。
分离间隙:离合器分离后,从动盘前后端面与飞轮及压盘表面间的间隙。一般把离合器分离间隙消失的那个位置称为离合器的结合点。
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从踩下离合器踏板到消除自由间隙所对应的踏板行程是自由行程。
离合器踏板工作行程:消除自由间隙后,继续踩下离合器踏板,将会产生分离间隙,离合器分离。在接合过程中,逐渐松开离合器踏板,压盘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向前移动,首先消除分离间隙,并在压盘、从动盘和飞轮工作表面上作用足够的压紧力;之后分离轴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后移动,产生自由间隙,离合器接合。
在离合器使用过程中,随着离合器片的逐渐磨损,离合器的分离间隙越来越大,反映到踏板上就是踏板越来越高。比如以前离合器踏板只要抬起三分之一,汽车就会向前走;离合器片磨损后,分离间隙变大,离合器踏板要抬起二分之一时才能结合,给人的感觉就是踏板变高了。当离合器踏板抬到头汽车仍不动时,就是离合器片彻底磨损了,这时就需要检修更换离合器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