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道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公交车的行驶空间显得尤为珍贵。为了提升车辆的灵活性,汽车设计师们想出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后轮转向。
这个概念并非新鲜事物,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本田和一些汽车制造商已经为市场推出了首批后轮转向车型。其中,日产的HICAS系统和通用汽车的Quadrasteer系统,虽然各有特色,但并未能持续普及。保时捷928也曾搭载类似功能,但仅限于特定场景下使用。
实际上,后轮转向更准确的称呼是“四轮转向”,尽管国际上通常用“Rear-wheelsteering”来描述。在民用车辆中,由于成本和稳定性考虑,多采用传统的两轮转向,通过轻微转向不足来保证行驶的稳定性。然而,这往往意味着在高速转弯时可能出现过度转向,而在低速或停车时,转弯半径过大,给驾驶带来不便。
后轮转向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主动转向和随动转向。比如雪铁龙在富康车型上采用了后轮随动转向,通过简单的物理结构,通过橡胶软垫的变形和挤压来改变后轮角度,实现转向。虽然效果在低速时并不明显,但在高速行驶时,可以显著改善车辆的操控性能。
使用后轮转向技术,可以带来显著的优势。首先,它在直线行驶和紧急制动时,通过内八字的设计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其次,低速时,后轮转向可以减小转弯半径,提高车辆的灵活性和入库能力;高速行驶时,后轮和前轮保持同步,有助于车辆的敏捷性和稳定性,比如凯迪拉克CT6,其后轮转向系统使得它在高速并线时更为流畅。
如今,后轮转向技术发展为机械式、液压式和电动/液压式等多种形式,适应不同车型和驾驶条件的需求。例如,保时捷911 GT3采用轻量化的后轮主动转向,通过两套电机独立控制后轮,提供更高的操控极限,展示了技术的极致应用。
总的来说,后轮转向技术的应用旨在提升汽车的灵活性、稳定性,为驾驶者带来更顺畅的驾驶体验。无论是豪华车还是跑车,它都是一把提升车辆性能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