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征服中产阶级的秘密在于此?
前几日,华为的终端BGCEO、智能汽车负责人余承东,做了一件大事。
作为大家熟知的手机行业大佬,他第一次穿上了赛车服,并且第一次开着问界M5下了赛道,顺道也做了一次专业的车评人。
不过与大家的固有认知不同的是,余承东还真不是简单的爱好者,他居然是一名不折不扣汽车发烧友。
余承东坦言,自己98年就买了自己的第一款车捷达王,车价18万多落地超过20万,之后又买了雅阁和宝马530i,至于保时捷跑车之类的,也没少开。
听到余承东说出这几个名字,并且如数家珍,车聚君的第一感觉,就是余总确实是真的懂车。这几款车,其实是不同时代的中产阶级王者车型。而通过它们,似乎也可以窥见余承东打造问界M5的想法。
他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呢?让车聚君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一、从捷达到5系,燃油时代的用车进阶
余承东提到的第一个名字是捷达王,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把时间倒回上世纪90年代末,它可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
1997年,当时的“老三样”之一捷达迎来了首次改款,推出了国产捷达的第一款改款车型捷达王。这款新车型可不是简单的升级,它搭载了当时非常先进的20气阀发动机。
所谓20气阀就是单缸有3个进气阀和2个排气阀,这样一来它的发动机充量系数大大提升,动力输出也更为强劲。至于电喷技术,也极大地提升了燃油喷射的精准度,对于之后的发动机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后一汽大众再接再厉,在1998年推出了再度改款的“新捷达王”,它是国内最早搭载ABS系统的车型之一,而且配备了2.4L双顶置凸轮轴i-VTEC发动机和经典的5AT变速器,用上了前双横臂后五连杆双独立后悬挂,还有DBW电子油门和VSA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在当年绝对是有一席之地的。那时候的高配雅阁,因为高定位和进口身份,也远不是普通人所能拥有。
比它们贵的溢价高,比它们便宜的缺憾多,所以说余总选这三款车,还是有眼光的。
二、问界M5的调性和边界,源于它们?
而他从这三款车中得到的经验,很有可能会平移到问界M5中。那就是从当前纷杂的需求声音中,提取出用户最需要的部分。
捷达王、雅阁、宝马5系带给用户的核心体验,其实是皮实、省油省心、操控好。其背后带给消费者的利益点就是:用车无焦虑、成本低、有驾驶乐趣,这些因素构成了问界M5的基调。
比如它的纯电续航里程达到200km(四驱版180km),可以满足日常的通勤需求,而即使是馈电状态,它的综合油耗也能做到6.7L/100km左右,远比同级别的中型SUV省油,依然能做到用车无焦虑。而它的0-100km/h加速可以做到4.5秒左右(两驱版7.1秒),再结合极为突出的全铝合金底盘,操控感受也是相当不错的。
但它的智能表现却没有那么出色,先是点歌失败,后是连接指令识别不明,再然后还出现了网络连不上。据说后续量产车会通过OTA改善。
余承东很明显是想把问界M5打造成一款现象级的产品,甚至是成为一代人的符号,他也提到这是他的梦想,但最后能不能实现,还是要看市场表现。
三、自来水传播,能奏效吗?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问界M5今年3月份的销量为3045辆,在新能源SUV销量榜单中排名第12。这个成绩其实还是不错的,3000辆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在极度依赖量级的汽车领域,这基本上是车型的“保本线”。
能够出道没多久的产能爬坡期就实现这个成绩,说明问界M5已经基本可以确保“上岸”。这其中自带流量的华为,可以说居功至伟。
但挑战依然非常大,3月份ModelY卖出了39730辆,超过哈弗H6成为了SUV车型销冠,宋PLUS新能源则卖出26723辆夺得亚军,同走增程式混动路线的理想ONE,卖出了11034辆。
而问界M5的宣传,则更多集中在用户层面的宣传。既有各种试驾的“摸摸党”,也有看着华为的名号直接下手的年轻人。这种做法在汽车行业还是很新颖的,最终能不能奏效,还得看市场表现。
车聚小结
虽然否认了今年交付30万辆的说法,但余承东的野心依然一览无余,在采访时也连放狠话,依然还是那个我们熟悉的“大嘴”。
从他的坦诚中,可以大概摸清问界M5的设计初衷:有捷达那样的皮实耐造、亲民和畅销;又有雅阁那样的省油省心、保值率不错;同时还要像5系那样操控出色、是性能与豪华相平衡的标杆。
最后,问界M5想通过智能系统,来提取出用户最需要的部分。它的纯电续航里程达到200km(四驱版180km),可以满足日常通勤需求,而即使是馈电状态,它的综合油耗也能做到6.7L/100km左右,远比同级别的中型SUV省油,依然能做到用车无焦虑。而它的0-100km/h加速可以做到4.5秒左右(两驱版7.1秒),再结合极为突出的全铝合金底盘,操控感受也是相当不错的。
余承东想把问界M5打造成一款现象级的产品,甚至是成为一代人的符号,但最后能不能实现,还需要看市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