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汽车轮胎出现裂纹或裂痕时,需要考虑是否需要更换。以下是一些判断方法:
1. 外侧边缘磨损:如果在行驶中观察到轮胎外侧边缘有较大的磨损,说明轮胎经常处于充气不足的状态,即压力不够。建议按“高速公路”标准充气,即比正常标准再多加3万帕。充气不足的轮胎在雨天行驶时抓地性会明显减弱;
2. 凸状及波纹状磨损:如果发现轮胎着地部分的两侧呈凸状磨损,轮胎周边也呈波纹状磨损,说明车的减震器、轴承及球形联轴节等部件磨损较为严重。建议在更换轮胎前,先检查悬挂系统的磨损情况,更换磨损部件。否则,即使更换轮胎也无济于事;
3. 表面均匀磨损:当轮胎花纹已经磨干,说明轮胎的寿命已尽,必须更换。此外,花纹还有排遣路面积水的功效,是保持汽车抓地性的重要环节。如果磨损已达轮胎花纹的标准深度(通常为1.6毫米,宽度大于175毫米的轮胎则为2毫米),就需要更换;
4. 行驶中的磨损、刮蹭或破损:如果发现及时且处置得当,且未影响到其他轮胎或是因此引发的小安全事故时,可以考虑只更换受损的轮胎。但需注意,其他轮胎也应受到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