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车是汽车销售行业中一个常见的称呼,指的是新车出厂后长时间没有销售出去的车辆。
虽然国家并没有明确规定库存车的定义,但业内普遍认为出厂超过三个月或半年的车辆可以称之为库存车。如果是进口车,由于涉及到运输、报关、入关等环节,所以进口车的库存时间会相对放宽。一般来说,超过半年或一年的车就可以被称为库存车。
出厂12个月以上的车辆算是库存车,而生产2年以上的车辆库存情况会更加严重。库存时间越长,经销商的成本压力越大,车型过时,使得库存车往往成为市场上价格跳水的急先锋。
库存车没有固定的时间点和定义。一辆车从生产、下线、总经销、入库、配送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库存车的检查,库存一年以上的车辆外观要看车漆颜色是否变色,雨刮片和轮胎是否老化,以区分是存放在室内还是室外。发动机舱滑轮和门窗密封条是否完好。关闭发动机,打开大灯10分钟,看电瓶能否正常启动车辆,发动机运转是否平稳无异常抖动,以此来判断性能。而“停多年是最烂的车”这句话也适用于还没卖出去的商务车。
长时间不开车对车况的影响远远超过每天上路。其实这句话也适用于还没卖出去的商务车。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库存,电池在放电,各种机油在老化,轮胎等零件由于长期固定接触地面必然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