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汽车电瓶好坏的方法主要依赖于两项关键指标:电解液液面高度和放电程度。
首先,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是评估电瓶状态的重要步骤。通常,电解液液面应高出极板10~15mm。对于新电瓶,可以通过侧面的高度指示线来观察液面高度。如果发现电解液不足,且确认液面降低并非由电解液溅出所致,那么应加注蒸馏水以维持适当的液面高度。电解液的密度也是反映电瓶放电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一般来说,电解液的密度每降低0.01克每平方厘米,相当于蓄电池放电6%。但需要注意,测量得到的电解液密度需要换算成25℃时的标准密度值后再进行判断。
其次,通过检查蓄电池的放电程度可以进一步判断其好坏。一种有效的方法是进行静止电动势检查。在蓄电池充电或车辆行驶后,应接通远光灯30秒以消除表面电荷的影响,然后熄灭前照灯并切断所有负载。如果测得的电压低于12V,说明蓄电池过量放电;若测得电压在12.2~12.5V之间,表明蓄电池有一定程度的放电;而电压高于12.5V则说明蓄电池电量充裕。
此外,背测试也是评估铅蓄电池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要求蓄电池至少储存有75%以上的电量。如果电解液密度低于1.22g/cm²或万用表测得的静止电动势不到12.4V,则应先对蓄电池进行充足充电再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