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出海”的先发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持续向好,本土车企走出国门的步伐越来越坚实。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3年6月,中国乘用车出口超过29万辆,同比增长56%,其中自主汽车品牌出口占比达到84.1%。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其中,比亚迪汽车2023年上半年累计销量突破125万辆,在全球新车销量排行榜中首次跻身前十。
“出海”建厂助力产能释放
“出海”建厂助力产能释放
近日,泰国AutoLife官网公布的2023年8月泰国纯电车型上牌量数据显示,当月上牌量排名前十的车型中,中国品牌车型占据了8款。其中,比亚迪Atto3(国内的元PLUS,下同)上牌量总数位居第一。
在9月15日比亚迪合肥基地举办的“元PLUS第50万辆下线暨冠军版上市发布会”现场,比亚迪高级副总裁何志奇表示,今年7月,BYDAtto3夺得瑞典新能源销量冠军、新加坡纯电车销量冠军,并连续9个月夺得以色列全车系销量冠军;刚刚过去的8月,BYDAtto3在新西兰夺得纯电车销量冠军;今年1~7月,BYDAtto3在泰国夺得纯电车累计销量冠军,在哥伦比亚夺得纯电SUV累计销量冠军。
路透社9月19日的报道亦称,比亚迪近期在东南亚市场表现强劲,击败特斯拉等竞争对手占据该地区超过四分之一的电动汽车销售份额。
比亚迪之所以在“出海”能赢得先发优势,也与其自身的优势以及海外布局密不可分。
“目前,比亚迪已拥有超6.9万名研发工程师,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4万项、授权专利超2.8万项,实现了技术储备资源的同时也建立了技术护城河。”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比亚迪集团还在泰国建设了比亚迪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2024年随着工厂开始投产,将更好满足周边东盟国家的需求,加速产能释放。
该工厂预计于2024年开始运营。随着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的落地,比亚迪将充分发挥自身全产业链优势和核心技术优势,结合泰国本土汽车工业的沉淀及规模化产业集群效应,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此举也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助力泰国“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转型。
“出海”引领中国汽车弯道超车
“出海”引领中国汽车弯道超车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比亚迪在海外市场也正引领中国汽车实现弯道超车。截至目前,比亚迪乘用车已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巴西、阿联酋等54个国家及地区。今年7月,比亚迪宣布将在巴西投建3座全新工厂,以全产业链优势加速全球布局,并且通过多款车型加强在欧洲市场的布局。
比亚迪在巴西投建的一系列工厂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2014年,比亚迪在巴西成立了分公司;2015年,比亚迪在坎皮纳斯投建了第一家工厂,生产电动客车底盘;2017年与2020年分别投建了第二、第三家工厂,分别生产太阳能板和动力电池,实现了比亚迪电动产品在巴西的就近配套,也保障了当地供应链的稳定性,同时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一个阶段,是比亚迪早期的电池、电子业务出海。1998年,比亚迪在荷兰成立了第一家海外分公司。1999年,比亚迪成立北美分公司。这些分公司为比亚迪建立了海外人才储备,也在海外打响了比亚迪的品牌。第二个阶段,是以新能源公交、大巴等产品为主导的商用车出海。2010年,比亚迪提出了“城市公共交通电动化”战略,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第三个阶段,是以乘用车为核心产品的新一轮出海。2020年,比亚迪宣布与挪威汽车经销商合作,将唐EV打入挪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