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城市管理部门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例如北京、三亚等城市通过立法规定了电动汽车充电专用泊车位,并明确禁止燃油车停放。
充电桩停车位被燃油车辆占用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新能源车主的充电需求,还导致了充电桩资源的浪费,进而损害了充电桩投资方的利益。
然而,尽管有相关法规出台,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由于执法成本高昂,无论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还是物业管理企业都难以有效执行这些规定。因此,充电桩运营商不得不自己寻找解决方案。
目前,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是在充电桩停车位上安装车位锁和车牌识别摄像机。当摄像机识别到新能源车时,车位锁会自动打开,允许新能源车进入车位充电。而对于燃油车,则不会打开车位锁。
这种方案在逻辑上是可行的,并且得到了一些厂商和服务商的支持。
然而,这种方案的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即使是新能源车,如果停进车位后不充电,也会占用充电桩资源。另一方面,由于摄像机识别的特殊性,一些新能源车主可能会因为不熟悉操作而无法顺利停车。
此外,加装车位锁也会增加用户的停车难度和不便。
因此,要真正解决充电桩停车位被占用的问题,还需要从培养用户习惯入手。通过引导用户自觉遵守相关规则,让他们养成充电就停充电桩车位的习惯。
同时,也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辅助管理,例如利用车牌识别技术和停车收费平台来实现对停车位的精细化管理。
具体来说,可以在充电桩泊位配置车牌识别摄像机,但不在车位上安装车位锁。针对充电桩泊位设置独立的停车费率,并在显眼处张贴费率告知书。
对于停放在充电桩泊位的车辆,如果没有充电,则按照更高的费率计算停车费;而对于充电的新能源车辆,则按照政策鼓励的优惠规则减免停车费。
通过这种措施,可以引导用户养成良好的停车习惯,同时也可以提高停车场的收益和充电桩资源的利用率。此外,这种精细化管理模式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引导停车用户的场景停车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