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一辆二手车后,还没开到家就出现故障,这让车主胡先生感到非常不满。虽然购车合同中注明车辆经过了第三方检测并且享有一年的质保期,但是经销商却无法提供检测报告,并表示故障是由于胡先生的暴力驾驶所致,只愿意承担部分修理费用。胡先生对这种说法感到难以接受,他认为车辆在提车时就应该处于正常状态,而经销商却让他承担拖车费用和修理费用。这起事件引发了消费者的质疑,经销商是否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胡先生是一名广告公司的老板,为了业务需要购买了一辆二手车。他通过一个汽车资讯平台联系上了武汉市强胜优选二手车经营部的销售人员,并在次日到达了他们的办公地。销售人员向他介绍了一辆三菱翼神二手小汽车,车龄为13年。虽然胡先生在试驾时发现底盘有异响,但他仍然决定购买。销售人员告诉他,车辆经过了第三方检测并且享有一年的质保期,让他放心购买。
然而,胡先生在开车回家的路上,车辆的发动机出现了异响并且几次熄火,最后只能叫来拖车。经过检查,发现发动机出现了“拉缸”故障,修理费用需要约8000元。经销商却表示,故障是由于胡先生的暴力驾驶所致,而胡先生则认为这是车辆本身的问题。
经过市场监管局的协调,经销商同意赔偿4000元的维修费用,但不再给予质保。这让胡先生非常不满,他认为经销商应该向他提供车辆的真实信息,而不是推卸责任。此外,他还向律师咨询,得知卖方应当向买方提供车辆的使用、修理、事故、检验以及是否办理抵押登记、交纳税费、报废期等真实情况和信息。如果卖方隐瞒和欺诈,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车并退还购车款等费用。
那么,在购买二手车时,消费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湖北江衡律师事务所的胡正天律师建议,消费者应该选择大平台、信用等级高的中介公司,注意查询企业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诚信记录。同时,要签订内容详细、责任明晰的书面合同,并保留好交易凭证,包括发票、合同、维修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以便在日后产生纠纷时能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