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豹财经社王亚骏
近日,三强新势力掌门人再次出现在一次行业峰会上,笑容满面,气氛融洽。然而,他们之间的火药味儿早已弥漫。
7月11日,理想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周销量榜单,理想以0.79万辆的交付量高居榜首,小鹏以0.12万辆屈居第八。这一消息引起了轩然大波。
小鹏产品营销总经理黄泓霖在朋友圈直言,这份榜单“关于小鹏汽车信息都是假的”。据小鹏方面透露,6月9日至28日,G6正式上市的前20天,这款车的订单已突破3.5万辆。
在这一事件之后,理想依旧我行我素。
7月18日,理想再次发布周销量统计榜单,理想仍蝉联造车新势力单周销冠。2023年上半年,理想以13.9万辆的交付量成为蔚小理中的No.1,分别是小鹏和蔚来的3.36倍和2.55倍。
为了突出“榜一大哥”的身份,理想从今年3月29日起,改为每周二或周三发布头部新势力品牌的周销量排行榜,迄今为止已发布了15次。
每一次,理想销量均高居榜首,并配合“远超其他新势力品牌”“持续领跑新势力”等文案。
然而,部分车企却绕开权威榜单,通过不同的定语和口径寻找“冠军”“王位”等头衔,本质是对自己销量的一次化妆。他们称,这种现象为“注水”。
不同的统计口径,结果可能大相径庭。目前,行业内发布销量榜单的机构主要有两家,分别是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目前二者采用的数据均由车企提供。
即使是BBA,也难以抗拒为销量“化妆”的诱惑。2019年,BBA均宣称自己在上一年夺得全球销冠:奔驰是“全球豪华汽车品牌冠军”,宝马是“全球第一高档汽车制造商”,奥迪则是“在华单一品牌销量冠军”。
主机厂商为“美化”销量内卷,承担压力的可能是车企库存的蓄水池——经销商。
难消化的库存会给经销商带来极大的资金压力。他们甚至会将库存的汽车进行抵押,以获得流动资金。2018年,他还目睹过因经销商抵押库存车,导致消费者购买的汽车无法上牌的现象。
新能源车企直营模式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抹平了卖方和买方的信息差,行业透明度提升,导致消费者在购车时对价格更为敏感。如果经销商的库存压力较大,就会导致“卖车也亏,不卖也亏”。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2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汽车经销商对车企的满意度得分为74.4分,创近10年来的新低。
如今,新老势力们的“王者争霸赛”,竞争已进入白热化,短期内恐怕还很难分出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