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会车是远近交替吗?
夜间会车时,并不是使用远近交替的灯光,而是使用近光灯。在科目三的驾考模拟夜间灯光考试中,如果使用远近交替的话,考试会直接不合格。在夜间行驶过程中,当对面有车辆驶过来时,车主需要在双方距离150米远时将远光灯切换为近光灯,当两车距离相隔150米之外时可以交替使用远近光,以便查看道路情况,也可以提醒其他车辆。
灯光滥用的危害
夜间会车时,远光灯会带来很多危害。首先,远光灯会车时,在150M左右的范围内,驾驶员几乎处于盲驾状态,对路面及障碍物的反应能力接近于零。其次,夜间行车,人眼对于周围事物的判断本来就有所降低,远光灯会车无异于雪上加霜,对会车的车距、速度判断力下降。此外,远光灯会车时,还会对车身宽度感知力下降,导致误判车身宽度,造成刮擦,严重者甚至导致车毁人亡。同时,远光灯也会在前车的后视镜中表现成大面积光晕,影响观察前方路况。
为避免灯光滥用带来的危害,我们应当正确使用远光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车辆应当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上夜间会车时,应当在距相对方向来车150米以外改用近光灯;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没有中心线的窄桥、窄路与非机动车会车时,应当使用近光灯;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转弯时不能使用远光灯;夜间没有路灯、照明不良或者遇有雾、雨、雪、沙尘等低能见度的情况下行驶时,同方向行驶的后车与前车近距离行驶时,不能使用远光灯;夜间超车时,应远、近光灯交替使用,提醒前方车辆;在照明较好的城区不宜使用远光灯。
总之,正确使用远光灯对于夜间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切勿滥用远光灯,遵守交通法规,确保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