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3月购入特斯拉MODEL3至今,已历经两年风霜。行驶里程数已突破57,000公里,每一次的启动,都是对这段陪伴的珍贵回忆。
记得新车到手时,满电续航显示为425公里。而现在,即便有所衰减,仍能稳定在406公里左右。在宜人的天气下,甚至能逼近420公里的实际行驶距离。最近一次充电后,我行驶了372公里,续航还剩余58公里,总里程竟达到了430公里。这得益于我主要的行驶路线——高架桥,那里红绿灯稀少,刹车频次低,再加上熟练的驾驶技巧,让我对特斯拉的性能赞叹不已。
两年的相伴,特斯拉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安全与经济。由于我大多时间都在家中充电,因此每公里的行驶成本仅为几分钱。而关于特斯拉的安全性,我更是有着深切的体会。
有人质疑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但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特斯拉并非仅依赖单一的“电门”来实现加速和减速,它同样配备有刹车踏板。而我个人特别喜欢的,正是被人们称作“单踏板”的动能回收模式。在非紧急情况下,只需通过控制电门踏板的踩下与松开,就能实现流畅的驾驶体验。在高速公路、城市高架以及车流量稳定的道路上,这一模式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驾驶安全性。
针对有人担忧的“肌肉记忆”问题,我认为这同样是基于误解的。电门与刹车的操作逻辑清晰明了,紧急情况下踩刹车是本能反应,与特斯拉的驾驶模式无关。事实上,特斯拉的紧急刹车功能已多次帮助我避免了潜在的追尾事故。当然,任何车辆都不是完美的,特斯拉也同样存在被追尾的风险。但这也提醒了我们,保持合适车距的重要性。
特斯拉的内饰和隔音问题确实为人所诟病。隔音效果确实有待提升,但我相信特斯拉会在这方面持续努力。至于内饰方面,我则更倾向于特斯拉的极简主义设计理念。在我看来,为了昂贵的内饰而多花费数万元并不值得。
展望未来,我计划在今年暑假驾驶我的MODEL3游历半个中国。期待在这段旅程中,特斯拉能继续为我带来安全、经济且愉悦的驾驶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