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虫车身造型是典型的甲虫型车身。20世纪30年代,为提高汽车车速,开始应用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来减少风阻系数。轿车车身高度逐步降低到1.4米,车宽逐渐增大。车身截面从四方形变为椭圆形,从而减小了迎风面积。
甲壳虫型车身的车身外形设计具有很大的优点,即减小了空气阻力,使汽车更加省油。然而,甲虫型车身也有明显的缺点:一是乘员活动空间狭小,后排乘客头顶上部几乎碰到车顶;二是车身对横向风力不稳定,受风后容易使汽车偏离原来行驶的车道,这在汽车高速行驶时容易发生危险。因此,甲虫形车身后来被船型车身汽车所取代。
甲壳虫型车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4年,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气流”牌轿车首先采用了流线型的甲虫形车身外形设计,大大减小了空气阻力。1937年,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甲壳虫”汽车,是甲虫型车身汽车的典型代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甲虫外形阻力小的长处,使“大众”汽车成为当时流线型汽车的代表。
甲壳虫型车身代表车型包括克莱斯勒-“气流”、林肯-和风牌、福特-紧凑型轿车等。其中,克莱斯勒“气流”和大众“甲壳虫”是甲虫型车身汽车的代表车型,林肯·和风牌和福特·紧凑型轿车也是甲虫型车身汽车的代表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