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油灯的原理是在夹层中加水,控制油温,降低油料挥发速度,能省油25%-30%,起到环保节能作用。也就是说,利用了水蒸发吸收热量。
省油灯一般都设有夹层,上层盛油,下层贮水,而关键就在这下层。点燃灯油前,先往注水孔中注入冷水,当灯盏点燃后,下层低温的冷水能降低上层灯油在持续燃烧时所产生的高温。
与油相比,水在受热时蒸发速度更快,并会不断吸收灯油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这样就可以避免因油温过高而致使灯油急速蒸发、快速耗油的状况。最终不仅能达到省油的效果,同时还能减少燃烧所产生的烟灰,使屋内更为洁净。
省油灯的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已在四川地区出现,并在宋代仍然受到欢迎。由于烧制过程中陶瓷的膨胀系数不易掌握,制作起来较为困难,不如同类的碟形灯盏那样普遍。唐代的省油灯多采用华中地区的科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体现了科技与实用、艺术和科学的统一。而邛窑生产的“省油灯”更是享誉古今中外。
最典型的省油灯是在隋唐时期,当时以华中地区的科技为主,具有很高的创造性和实用性,成为了当时人们推崇和宣传的对象。省油灯的原理就是利用水蒸发吸收热量,控制油温,降低油料挥发速度,能够达到省油25%-30%的效果,同时也具有环保节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