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喷发动机最关键的系统是:
对于汽油机来说,汽油被送入气缸与空气体混合,然后油气混合物充分燃烧获得强大的动力,因此油气混合技术也是发动机的关键之一。经过化油器、单点电喷、多点喷射等技术阶段后,油气混合技术终于进入直喷时代,越来越多的车辆开始采用直喷发动机。直喷发动机的技术要点是什么?让我们逐一分析。
单点电喷
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可以说是直喷发动机最关键的系统。与以前的发动机不同,在以前的发动机中,油和气体在进气歧管中混合,然后通过负压吸入发动机,直喷式发动机使用高压喷嘴将燃料喷射到气缸中。因为气缸中的压力已经很高了,所以燃油喷射系统需要有更大的压力。
进气歧管
“高压燃油喷射系统的四个主要部分”
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可分为发动机控制模块、高压燃油轨、高压油泵和喷油器四个部分,其中ECM主要采集发动机数据,按照预定程序控制喷油正时和喷油量,从而达到最高的燃烧效率。
高压油泵主要负责燃油的增压,高压油轨主要起到均衡各个喷油器喷射压力的作用,而最终的喷油任务则由喷油器来完成。此外,几个传感器提供燃油压力等信息,以确保整个系统的高效率。
高压油泵是燃油增压的关键环节。低压油泵将燃油输送到高压油泵后,高压油泵可以将汽油加压到十几兆帕的压力,输送到燃油轨。高压油泵通常由凸轮轴驱动,内部有双头或三头凸轮。
高压油泵上还集成了电子轨道压力调节器,这是一个由发动机控制模块控制的电磁阀。发动机控制模块通过脉宽调制控制油压调节器,油压调节器控制高压油泵的进口阀,从而控制燃油压力。当驱动线路出现故障时,高压油泵进入低压模式,发动机在紧急情况下仍能运转。
“瑞奇G5使用的2.0TGDI发动机也采用了博世的高压油泵
高压油轨基本结构图
高压喷油器结构示意图:①高分子密封圈②喷嘴针阀③电枢④电磁线圈⑤精滤器。
除了燃油喷射系统,其他发动机部件也要设计成直喷,这样才能保证发动机的高效率,尤其是活塞顶的设计非常重要。根据可燃混合气形成的控制方式,缸内直喷方式可分为三种:油束控制燃烧、壁面控制燃烧和气流控制燃烧。
缸内直喷
“活塞顶部的凹坑主要起到引导气缸内气流的作用
在燃料束控制燃烧系统中,燃料喷射器放置在燃烧室的中心,火花塞放置在燃料喷射器附近。燃料束控制的空气体的利用率取决于燃料束的穿透深度,而后者由燃料喷射器的燃料喷射压力控制。
这样,在低负荷分层燃烧中可以获得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当发动机处于中高负荷工况时,发动机控制模块通过调节高压油泵的压力来增加油束的穿透深度,从而实现均质富燃。
“活塞顶部曲面形成的涡流可以帮助混合气燃烧得更均匀、更充分。
在气流控制燃烧系统中,气缸内气流与油束的相互作用是由活塞表面形状的特殊轮廓形成的。在这种系统中,油雾不是喷向活塞坑,而是喷向火花塞。
异形进气口与喷油器成一定角度,使混合气在气缸内产生一定的涡动力。气缸内形成的气流使油气不直接喷向火花塞,而是在气缸内形成涡流绕火花塞旋转。这样,大多数工作条件可以适当地分层和均匀化。
铝合金缸体散热效果更好,更容易实现轻量化
由于直喷发动机的工作温度较高,对缸体强度和冷却系统的要求也较高。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更多的新型直喷发动机采用了散热性更好的铝合金缸体,同时还采用了强化冷却系统,保证了发动机更高的热效率。
冷却系统
“位于气缸下部的油嘴可以在活塞下降到下止点时冷却活塞
直喷汽油机虽然优势明显,但也受到制造技术和油品质量的限制,短时间内推广不太现实。但以其更高效、更经济的特点,仍是未来内燃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我们也有望看到更多性能优异、燃油经济性高的直喷发动机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