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成华区丛树家园小区发生了一起电瓶车在电梯内爆燃的事故,导致多人受伤,其中包括一名仅5个月大的婴儿。这起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电动车安全性的高度关注。
电动车起火事故频发,其背后存在多种因素。专家指出,电池使用年限过长、内部材料老化、充电过程中过充等都可能导致电池起火。特别是使用三元材料锂电池的电动车,由于其能量密度高、活性强,在发生起火、爆炸事故时往往后果严重。
此外,电动车线路、电池及电瓶、充电器等方面的问题也可能引发火灾。例如,私自更换电瓶车线路、加装电机设备、改装或更换部件等容易因线路过载引发火灾;电瓶老化、充电过充、不同电池组混用等也可能导致电池组之间电流不平衡,引发火灾。同时,不合格的充电器或充电器与电池参数型号不一致,也可能导致充电过程中电压过高,电池失水严重,温度过高而产生燃烧。
针对电动车使用安全,专家建议用户在使用电瓶车时,应遵循安全规范,不要私自改动电瓶车电池和线路,选择环境、温度良好的充电环境,保持电瓶车相互之间、电瓶车和充电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同时,应定期对电瓶车进行保养与检查,及时纠正电池组不平衡、电池缺水等问题。对于使用满两年的车用电池,应进行至少每年一次的电池安全检查。
在提高电池安全性能方面,专家表示,这需要从产品设计、材料研发、充放电使用全过程共同努力。特别是在材料方面,应加大研发力度,注重正负极和电解质的改进,以实现储能材料的革命性进步,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安全水平。
总之,电动车安全使用至关重要。用户应提高安全意识,遵循安全规范,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和保养。同时,行业也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安全管理,共同推动电动车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