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比亚迪收购了Xi安北方秦川集团有限公司,也就是现在的“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比亚迪的前身是电池制造商。收购后开始了汽车制造之路,开启了民营汽车品牌发展的新征程。
秦川集团以前是军工厂,主要做飞机、大炮、枪支弹药等一些军品。1985年起步的秦川集团,已经过了战争时期。在和平时期,这样的军工厂凸显了很多问题,转型成为必然的事情。
比亚迪看到了这个机会。比亚迪有钱,秦川有资格造车。当时世界第二大电池制造商比亚迪于2003年1月2日收购了Xi安秦川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了比亚迪汽车公司。一代枭雄,如此堕落,可能是它最好的归宿。
秦川集团积累了强大的制造经验,当年造汽车成了最后的投资。当然,秦川集团造车遇到了艰难险阻,技术不是大问题。当时全国的主力车被一汽、二汽、SAIC等大型国企垄断。这些品牌都有国家强大的经济支持和政策扶持。
一汽、二汽、SAIC等大型国企垄断。这些品牌都有国家强大的经济支持和政策扶持。
由于无法与国企竞争,Xi的秦川、重庆的长安、湖南的江南、吉林的江北等公司纷纷去日本学习日本企业的先进技术。可惜秦川最后还是被长安奥拓打败了。面对奥拓的围剿,秦川没有想到技术创新和品牌模式改进,而是更便宜的模式“福伊尔”售价仅19900元。这个疯狂的价格给秦川带来了1.7万辆的年销量,占微型车销量的第六位。
江南、吉林
奥拓
比亚迪收购秦川后,成功开启了汽车制造之路,成为了一家知名的民营汽车品牌。秦川集团在汽车制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曾经一度陷入困境。比亚迪看到了秦川的潜力,用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其转型,并最终成功成立了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