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是一种橡塑制品,使用时间长了会出现老化开裂现象,同时也会因与地面摩擦而磨损。此外,轮胎的使用寿命受到路面环境和驾驶风格的影响,不同情况下轮胎的磨损程度也不同,因此更换周期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家用轿车的轮胎在3-5年左右需要更换,即使轮胎磨损状况良好,但橡塑制品在4-5年就会出现明显的老化现象。即使使用的是耐用性极强的独特橡胶,安全使用年限也在5年左右。换句话说,当轮胎使用了六年,就必须更换了。
检查轮胎表面的花纹磨损程度可以直观地判断轮胎是否需要更换,一般轮胎表面的花纹磨损至深度小于1.6mm时,就需要更换。花纹磨损严重,轮胎的抓地力和排水性能会大幅下降,安全系数会降低,容易导致车辆跑偏,刹车距离变长,容易引发事故。
如果发现轮胎表面出现裂纹,则说明轮胎已开始老化。一般在轮胎使用四年左右时,会出现裂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纹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长。如果发现裂纹又多又长,就必须立即更换轮胎。
此外,如果轮胎出现起包,也意味着需要更换轮胎。起包一般是由于轮胎内部气压不稳定,碰撞后导致轮胎内部金属丝断裂,这时如果继续高速行驶或长途行驶,很容易发生轮胎爆胎,引发事故,应立即更换轮胎。
一般家用小汽车都是前轮驱动,前轮的磨损程度会更严重,更换周期会更短,可以考虑将轮胎互换,这样可以使轮胎磨损更均匀。当然,轮胎互换需要到专业的售后维修店进行操作,更换完轮胎后最好再做一次四轮定位,这样对整车行车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