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汽车停下来时,为了防止发动机熄火,离合器需要踩到底。但是在一般的行驶过程中,离合器不需要压到底。根据行驶速度来压离合器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以下是汽车离合器的相关介绍:
1、低速行驶时:对于手动挡汽车,如果汽车是静止的,踩下刹车,离合器就不会分离。因为发动机无法驱动汽车,曲轴也不会转动,导致熄火。在行驶过程中,只要汽车的速度高于发动机怠速时变速箱传动比的速度,汽车就不会熄火。当需要低速制动时,必须先踩下离合器,断开发动机的动力传递,防止发动机熄火。
2、高速行驶时:需要减速时,如果车速高于40,尽量采取档位制动(这样可以有效利用发动机的阻力达到减速的目的,同时可以减少磨损刹车片而不磨损离合器)。当车速降到40以下时,就需要踩离合来接挡或者挂入合适的低档。如果高速行驶时只踩刹车而不踩离合器,减速后再踩离合器,就有可能导致发动机熄火。
总之,为了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和稳定,刹车时离合器需要根据行驶速度来适当踩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车速高于40,应该采取档位制动,而车速降到40以下后,再踩离合器来接挡或者挂入合适的低档。这样可以有效利用发动机的阻力达到减速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减少磨损刹车片而不磨损离合器。在低速行驶时,必须先踩下离合器,断开发动机的动力传递,防止发动机熄火。但是,如果高速行驶时只踩刹车而不踩离合器,减速后再踩离合器,就有可能导致发动机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