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ABS系统在制动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自动控制制动器的制动力,使车轮不被抱死,保持在边滚边滑(滑移率在20%左右)的状态,从而确保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处于最大值。
ABS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当紧急制动时,依靠装在各车轮上的高灵敏度车轮转速传感器,一旦发现某个车轮抱死,计算机会立即控制压力调节器使该轮的制动分泵泄压,使车轮恢复转动,从而防止车轮抱死。这种循环工作过程实际上是在“抱死-松开-抱死-松开”的循环中,使车辆始终处于临界抱死的间隙滚动状态,有效克服紧急制动时由车轮抱死产生的车辆跑偏现象,防止车身失控等情况的发生。
ABS装置的控制通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四通道式:四通道ABS有四个轮速传感器,每个车轮都配备一个制动压力调节器装置,进行独立控制,构成四通道控制形式。
2. 三通道式:三通道ABS对两前轮进行独立控制,两后轮按低选原则进行一同控制(即两个车轮由一个通道控制,以保证附着力较小的车轮不抱死为原则),也称为混合控制。
3. 二通道式:二通道式ABS难以在方向稳定性、转向控制性和制动效能各方面得到兼顾,目前采用很少。
4. 一通道式:一通道式ABS常被称为单通道ABS,它是在后轮制动器总管中设置一个制动压力调节器,在后桥主减速器上安装一个轮速传感器(也有在后轮上各安装一个)。
虽然ABS系统有其局限性,但它仍然摆脱不了一定的物理规律。在两种情况下,ABS系统不能提供最短的制动距离。一种是在平滑的干路上,由有经验的驾驶员直接进行制动。另一种情况是在松散的砾石路面、松土路面或积雪很深的路面上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