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即制动防抱死系统,是汽车上一项重要的安全技术。
在汽车制动时,ABS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车轮转速传感器实时监测各个车轮的转速,并将这些信号传输给ABS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预设的控制逻辑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出汽车的参考车速、各车轮速度和减速度,进而确定各车轮的滑移率。
ABS系统的核心作用是在制动过程中自动调节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确保车轮不被抱死。这样,车轮在制动时能够保持边滚边滑的状态,从而最大化车轮与地面之间的附着力,提高制动效果。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数字式电子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猛发展,ABS系统逐渐实现了实用化。多家公司相继研发出多种形式的ABS系统,推动了其在汽车行业的广泛应用。ABS系统的普及被认为是继安全带之后,汽车安全性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技术突破。
在ABS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当车轮接近锁死点时,刹车油的压力会使气囊产生作用,这种作用在一秒钟内可以发生60到120次。这种快速的刹车和放松过程类似于机械式点刹,能够有效避免紧急制动时方向失控和车轮侧滑的情况发生。同时,ABS系统还能显著提高刹车效率,减少刹车时的消耗,从而延长刹车轮鼓、碟片和轮胎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