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行驶频率因车况和使用年限而异。新车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行驶一次,而使用5到6年以上的老车最好每1个星期行驶一次,最多不要超过2个星期。每次行驶时间建议持续30分钟以上。
如果汽车长时间不开,停放原地,会对车辆造成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电瓶亏电、轮胎变形以及发动机部件受损。
1. 电瓶容易亏电。即使汽车长时间不使用,电瓶也会出现放电现象。此外,即使汽车未行驶,许多电子元件也会消耗电力。例如,汽车的警报器如果没有电,就无法正常工作。在潮湿天气下,各电子元件容易受潮并失效。
新车的电瓶使用时间较短,质量较好,一般可维持一个多月。然而,使用年限较长的车辆电瓶使用时间会大大减少。一旦出现电瓶亏电,汽车可能无法启动。
2. 汽车长时间不动,轮胎与地面只有一个受力点,容易导致轮胎变形。汽车主要使用橡胶材料,橡胶会老化。长时间使用一个受力点接触地面,会加剧轮胎老化并造成变形,增加行车风险。因此,在长时间停车后,应仔细检查轮胎,确保安全后再上路。
3. 长时间停车后,由于地心引力的原因,发动机各部件的润滑油和机油会流到底部,停车时间越长,流得越干净。当汽车再次发动时,各部件因为没有机油的润滑,摩擦会加剧,造成一定的损伤。同时,启动也会更加困难。
从某种程度上讲,汽车与人都是需要运动的。长时间不运动会导致问题。因此,定期行驶车辆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