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涉水能力与燃油车相比略有优势,但仍然需要谨慎处理。
在经过积水路段时,如果水深不超过0.5米,可以考虑通过,但车速应保持匀速通行,以确保安全。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车没有排气管,所以水位最高只能到达下裙,电池具有足够的防水能力,但在插头或正负极桩头处漏电短路的风险仍然存在。
涉水后的新能源车底盘部分容易出现生锈,刹车、半轴、轴承座、连杆等部位会受到影响。此外,防尘套内的泥沙水会变质,可能导致车辆行驶时出现咯咯响声,甚至黏附在运转部件上造成磨损。同时,下摆臂的车身高度传感器失效,大灯自动调节高度也会失灵,轴承座上的轮速传感器也会出现故障。
因此,尽管新能源车的涉水能力相对较强,但仍然需要注意安全。在涉水时,应尽量避免超过0.5米的水深,并保持匀速通过。涉水后,需要对底盘、刹车、半轴、轴承座、连杆等部位进行检查,确保没有生锈或磨损等问题。此外,还需要检查插头等连接处是否漏电,以及车身高度传感器、大灯自动调节高度等部位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