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驾驶汽车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先挂挡,然后再松手刹。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防止车辆溜车,确保行车安全。
当车辆准备起步时,应先让车怠速运转半分钟左右,以充分预热发动机。接下来,踩下离合器踏板,将挡位挂入一挡。此时,右脚应同时踩在脚刹上,右手则准备放下手刹。在慢抬离合器的同时,右脚逐渐松开脚刹,使车辆平稳起步。随着车速的提升,适时挂入更高挡位,以保证动力的顺畅输出。
之所以强调先挂挡后松手刹,是因为在挂挡之前,车辆处于空挡状态。如果地面不平整或有一定坡度,空挡状态下的汽车很容易发生后溜现象,从而引发事故。而先挂挡后松手刹的操作方式,则能利用发动机的制动力来防止车辆溜车。
在减速停车时,踩刹车降低车速至安全范围后,可以踩下离合器踏板并挂入空挡。这样做能最大程度地保证车辆不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挂入空挡后,务必确保离合器和刹车都保持踩下状态,以免车辆因挡位未正确挂入或停车地点有坡度而发生移动。对于自动挡汽车而言,在停车时只需直接挂入P挡,然后拉上手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