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李字的铜镜是指在铜镜上刻有“李”字的古代铜镜。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铜镜的使用始于中国古代商周时期,而有李字的铜镜则出现在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和艺术水平高度发达,铜镜制作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有李字的铜镜往往被认为是隋唐时期的产物,这些铜镜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早在4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用青铜做镜子了。从青铜时代的商周一直到宋、元、明时代,铜镜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中国古代的铜镜中,以战国、汉、唐时的铜镜最为精致。其中有些铜镜精品,表面呈装饰性和反光强的白亮状态,耐腐蚀性很强,经历了几千年岁月的磨蚀,仍然不会生锈,光可照人,鉴人毫发。过去的古董商人称这类铜镜为“水银沁”、“水银青”镜等。对于“水银沁”铜镜的白亮和千古不锈的罕见现象,国内已议论了将近400多年,国外对它的研究也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虽然人们意识到“水银沁”现象可能是经过某种表面处理而获得的,但对其本质、形成原因和制作工艺则诸说不一,一直也没有复制出来。直到1986年10月,我国的科学工作者经过2年多的努力,终于把“水银沁”铜镜千年不锈之谜大白于天下。通过科研人员对铜镜的元素分析,弄清了“水银沁”镜体为铜锡铅的三元合金,其成分和一般铜镜相同。铜镜镜面和镜体的化学成分不同,镜面上有一层富锡层,含锡量达60%左右,高出镜体1倍多。镜面除富锡外,还有一些含量高于镜体或镜体没有的某些金属元素。镜面的富锡层极薄,仅几十至几百毫米。富锡层上还有一层锡的氧化物透明薄膜,并且,镜面的耐腐蚀性明显大于镜体。通过检测,研究人员终于明白了“水银沁”铜镜表面白亮,千古不锈的原因。古代工匠在制镜时,采用某种表面处理工艺,使其表面形成富锡层,抛光后镜面呈白色略带灰**(锡青铜随含锡量的增加,颜色会由黄变白),所以可鉴人毫发。富锡层在空气中逐渐被氧化,表面会生成致密的、微晶态的、以二氧化锡为主要成分的透明膜,它的耐蚀性十分优良。只要这层膜不受破坏,就可以保护铜镜内部金属不受腐蚀,千年不锈。铜镜千年不锈谜底揭开后,古代铜镜表面处理技术究竟是什么?仍然为专家学者所关注。我国的科研人员根据东汉“水银沁”铜镜面有磨抛的痕迹,推测古代制镜可能采用了“磨镜药表面处理”技术;又根据《镜镜冷痴》一书中的“磨镜药亦汞锡为之”一语,以及东汉“水银沁”铜镜镜面除富锡外,还含有其他元素的线索,成功地配制了一种含这些元素的白灰色磨镜药粉剂,用毡团沾取磨镜药摩擦复制镜,其表面果然白亮如银了。经检验,复制镜的表面形貌和状态与东汉“水银沁”铜镜相同。
铜镜纹饰里,唐代的铜镜主要纹饰有四神、十二生肖、瑞兽、鸾凤、盘龙、花鸟、海兽、忍冬、蔓草、葡萄、瑞花、宝相花、八卦、万字纹及人物故事等。花鸟纹饰以花枝和鸟鹊相间构成为主,在鸟雀、鸳鸯、孔雀、鹦鹉中点缀蜜蜂、蜻蜓、蝴蝶等小昆虫,充满自然情趣。花卉纹或作花枝环绕状或作散点团花格式,形式自由奔放,布局完美。海兽葡萄纹在繁密的葡萄花纹空间,点缀以海兽,制作精巧。人物镜最突出的是狩猎镜和打马球镜。狩猎镜有二骑狩猎、三骑狩猎和四骑狩猎等,骑在马上的猎手均持弓、矛、套索,表现的是射猎或追逐鹿、野猿、熊、兔或鸟等猎物。打马球镜为四分法布局,四组中各有一骑在马上的球手,作出不同的打球姿态。反映神话及历史传说典故的人物镜有月宫镜(表现嫦娥和玉兔、蟾蜍的图案)、飞仙镜(飞天的姿势)、仙骑镜(表现仙人骑兽或乘鸟,有二仙骑和四仙骑)、王子乔吹笙引凤镜(表现吹笙人物用声音招引凤鸟)、三乐镜(图案取材于《列子·天瑞》,表现的是荣启期向孔子回答他最引以为乐的三件事,宣扬了唯人为贵、男尊女卑、企望长寿的思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