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临,天气逐渐变冷,许多小伙伴们都开始把洗澡频率压得更低。然而,一条来自央媒的视频却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讨论。
视频中,皮肤科专家的建议让很多人吃了一惊——冬天洗澡过勤,可能对皮肤造成伤害,甚至引发湿疹和炎症!你能接受一周只洗2到3次澡吗?
这个视频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皮肤科主任的一番话成为了关键点——冬天频繁洗澡,会洗掉皮肤表面那层天然油脂,这一层油脂可是皮肤的重要保护屏障!如果这层天然屏障被破坏,皮肤可能会变得干燥、发红,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起湿疹、炎症等皮肤问题。
这不是空穴来风。事实上,冬季气候寒冷、干燥,皮肤本身的水分就已经流失得比较多,再加上过频的洗澡,皮肤屏障更容易受损,导致皮肤问题频发。而且,很多人习惯性洗澡时使用热水,热水本身就会让皮肤更加干燥。
专家建议,一周洗2-3次澡,足矣。这一建议一出,很多人立刻表示难以接受,尤其是南方的小伙伴们。
在北方人眼中,冬天寒冷的空气让洗澡成了一件相当不舒服的事情,往往一洗就是匆匆几分钟就结束,但在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情况大不相同。
想象一下,12月的广州,气温仍然徘徊在20多度,湿气逼人,稍微穿多了一件衣服就开始微微出汗,尤其是上午和傍晚,气温看似不低,可湿气让人感觉像是在蒸桑拿。对于华南F3的小伙伴们来说,早晨起来的“油腻感”甚至能从床单上感受到,何况是身体了!在这种天气下,整个人一旦感觉到粘腻,心理上的不适就会立刻出现,而身体的清爽感就是通过洗澡来实现的。
“20度的天气,两天不洗澡尸臭都出来了。”有网友如此调侃。
这样的日子里,若真的按照专家的建议,一周只洗2次,几乎让南方人难以接受。毕竟对于很多华南小伙伴而言,天天洗澡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保持舒适、清爽的必要手段。两三天不洗澡,几乎会让人觉得自己从里到外都不舒服,更别提与别人亲密接触时的尴尬了。
“南方人看到这个标题瑟瑟发抖”,这句玩笑话一下子抓住了无数网友的心。虽然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南方人开始调整自己的洗澡频率,但面对皮肤科专家的建议,仍然有很多人表示无法理解,特别是在湿气重、气温较高的环境下,大家根本无法忍受不洗澡带来的“油腻感”。
加上冬季寒冷,室内温暖且空气较为干燥,人们自然会觉得不需要频繁洗澡,也更容易接受专家的建议。一周洗个2-3次,完全可以满足日常清洁需求。而且对于很多北方人来说,洗澡的频率有时是和家庭的生活习惯、居住环境密切相关的。
既然冬天洗澡频率过高可能对皮肤产生不良影响,那我们该如何把握适宜的频率呢?皮肤科专家给出了一个适中的建议:一周2到3次,既能清洁皮肤,又能保证皮肤的天然屏障不被过度剥夺。
但问题来了,适合北方的建议,在南方真的可行吗?这要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气候环境以及皮肤类型来决定。比如,如果你是皮肤比较敏感的人,洗澡的频率当然需要有所控制;而如果你是那种特别容易出汗、身体常常感觉油腻的朋友,或许还是坚持每天洗澡更为舒适。
专家亦提醒道,无论身处哪个地区,沐浴时水温皆不宜过高,且应使用温和的沐浴产品,以防刺激皮肤。此外,沐浴之后可适当涂抹保湿乳液,以助力皮肤锁住水分,维系皮肤的屏障功能。
洗澡,作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环节,固然是一种习惯,但它与我们的健康也是休戚相关的。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洗澡的频率不仅关乎个人的舒适度,还关系到皮肤的健康。对于南方人来说,或许洗澡频率适度控制能让皮肤更好地保持健康,但要做到既不“过勤”也不“过疏”,就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生活情况来灵活调整。
你又是多久洗一次澡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洗澡习惯,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看看这场“洗澡频率大战”究竟谁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