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活捉12个日军,石友三:八路行,我也行!难道我拿的烧火棍
1939年的冀南平原,秋风萧瑟,战火纷飞。一场惊心动魄的伏击战在巨鹿县和新河县之间的公路上悄然展开。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的将士们,像猎人般静静地潜伏在路边的谷垛和草垛中,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突然,远处传来汽车的轰鸣声,三辆满载日军的卡车正向这里驶来。日军士兵们毫无防备,有说有笑,殊不知死神已经在前方等候。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八路军的机枪和步枪同时开火,顷刻间将日军置于死地。
战斗结束后,八路军不仅全歼来犯之敌,还活捉了12名日军。这一战果在当时的抗日战场上可谓轰动一时。然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胜利竟然引发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军事竞赛"。
驻扎在冀南的国民党将领石友三听闻此事后,不甘示弱地放出豪言:"八路行,我也行!难道我拿的是烧火棍?"他决心要一展身手,向日军据点发起进攻。然而,事情的发展真的如石友三所愿吗?这场看似简单的较量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呢?
1939年9月的一个深夜,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的指挥部里灯火通明。纵队司令员陈再道和386旅771团团长徐琛吉正在一张铺在桌上的手绘地图前仔细研究。他们的目光聚焦在巨鹿县和新河县之间的一段公路上。
"老徐,这次行动至关重要。我们必须给日军一个深刻的教训,同时也要向百姓们证明,八路军有能力保护他们!"陈再道指着地图说道。
徐琛吉点点头,用粗糙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划过:"司令员,我觉得这个地方最适合设伏。"他的手指停在了东、西陵石屯之间的一段公路上。
陈再道仔细观察了一下,赞同地说:"不错!这里距离新河160多里,离巨鹿70多里。日军兵力不足,等战斗打响后,两地的日军都难以及时支援。"
徐琛吉补充道:"而且这里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我们展开火力。更重要的是,现在正值秋收后,周围到处都是谷垛和草垛,能为我们提供绝佳的掩护。"
两人相视一笑,都为这个绝佳的伏击地点感到兴奋。
接下来,他们开始详细规划部队的部署。徐琛吉拿起一支铅笔,在地图上画起来:"我们在东陵石屯前面的公路两侧,部署6个步兵连和2个重机枪连。轻重机枪各配备8挺,形成强大的火力网。"
陈再道点头表示赞同,又问道:"那西陵石屯那边呢?"
徐琛吉回答:"在西陵石屯正面,我打算部署两个步兵连,用来切断敌人的退路,防止他们逃跑或者机动。"
陈再道思考片刻,又提出一个问题:"那巨鹿方向的日军增援怎么办?"
徐琛吉胸有成竹地说:"我已经想到了。我打算把1营部署在两屯以南、相距3里的苦水张家庄。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警戒敌人的来路,阻击从巨鹿来的增援,同时也能堵住日军向南逃窜的退路。"
陈再道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口袋,不管日军是进是退,都逃不出我们的手心。"
就这样,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将整个伏击计划细细梳理了一遍。最后,陈再道拍板决定:"就这么干!"
1939年9月13日午夜,东进纵队的战士们悄无声息地进入了预定的伏击区域。天还没亮,他们就开始在公路上挖掘一条深沟,为即将到来的伏击战做最后的准备。
拂晓时分,徐琛吉带着几个参谋登上了附近的一个小土坡。他们拿着望远镜仔细检查部队的埋伏状况。放眼望去,田野里到处都是谷垛和草垛,看不到一个人影,也没有任何反光的东西暴露位置。公路两侧和西陵石屯前面,甚至还有鸡在觅食,羊在悠闲地啃草,一片祥和宁静的景象。
徐琛吉满意地放下望远镜,对身边的参谋长说:"好!伪装得天衣无缝。就看日本鬼子们什么时候自投罗网了!"
1939年9月14日,秋高气爽,阳光明媚。上午11点,巨鹿方向传来了汽车引擎的轰鸣声。徐琛吉团长立即举起望远镜,只见三辆日军卡车正向伏击区驶来,扬起的尘土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来了!"徐琛吉低声说道,随即向周围的战士们打了个手势。顿时,整个伏击区域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鸡鸣声和羊叫声。
卡车上的日军似乎毫无戒备,有的正在闲聊,有的甚至在打盹。走在最前面的日军驾驶员突然发现前方路面有异样,猛地踩下刹车。三辆卡车在深沟前戛然而止,扬起一片尘土。
就在日军还没反应过来之际,徐琛吉一声令下:"打!"
顷刻间,16挺轻重机枪和数百支步枪同时开火,密集的弹雨如同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日军还没来得及跳下车,就被打得措手不及。子弹打在卡车的金属车身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火星四溅。
几名日军试图跳车逃生,却被早已瞄准的八路军战士一一点名。有个日军刚露出半个身子,就被一颗子弹击中了头部,摔回车厢里。另一个日军跳下车后还想端枪还击,却被三四颗子弹同时击中,当场毙命。
车上的日军虽然措手不及,但很快就组织起了零星的抵抗。几个日军趴在车厢里,用步枪向四周盲目射击。然而他们的反击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很快就被八路军的火力压制下去。
战斗进行到白热化阶段,八路军的手榴弹手开始发挥作用。只见十几颗手榴弹划出优美的弧线,精准地落在日军卡车周围。"轰!轰!轰!"连续的爆炸声中,日军的抵抗彻底瓦解。
硝烟渐渐散去,三辆卡车已经成了废铁,周围躺满了日军的尸体。然而,战斗还没有结束。一些幸存的日军趁着混乱,跳进了路边的沟里。
就在前两天,这里刚下过一场大雨,沟里到处是红色的泥浆。日军在里面摸爬滚打,很快就变成了一个个泥人。这种红胶泥湿时如胶,干时如铁,日军的行动变得十分困难。
有几个日军为了逃命,干脆把沾满泥浆的衣服、皮靴都脱掉了。他们光着身子,只提着枪和挂着子弹盒的皮带,狼狈不堪地向南逃窜。
这滑稽的一幕引来了附近百姓的围观。他们站在安全的地方,一边看一边笑,还不时高声呐喊助威:"打得好!""八路军威武!"有个上了年纪的老大爷指着那些狼狈逃窜的日军,笑得前仰后合:"快看!小日本变成泥鳅啦!"
八路军战士们一边追击,一边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有个年轻战士边跑边喊:"日本鬼子,跑得倒挺快,看我怎么收拾你们!"说着,抬枪就是一阵点射。
日军拼命向南逃窜,很快就来到了苦水张家庄。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里早已埋伏着八路军的1营。当日军跑到村口时,1营的机枪和步枪突然开火,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密集的弹雨中,30多个逃到这里的日军大部分被当场击毙。只有一个日军侥幸逃出了包围圈,但他还没跑出多远,就被路过的农民用锄头砍死了。
战斗结束后,八路军战士们清点战果:击毙日军72人,生擒12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最让人兴奋的是,这次不仅全歼了敌人,还活捉了12个日军俘虏!
徐琛吉团长看着这些被俘的日军,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他对身边的战士说:"好样的!这次我们不仅打了胜仗,还抓到了活的日本鬼子。这可是难得的战果啊!"
就在八路军庆祝胜利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驻扎在冀南的国民党将领石友三听说了这次伏击战的胜利,竟然扬言要向日军发起进攻,要给八路军好好"上一课"。
这个消息让东进纵队的指挥员们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这场胜利竟然引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军事竞赛"。究竟谁能笑到最后?石友三真的能比八路军做得更好吗?这场较量的结果,注定会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伏击战中,八路军不仅取得了歼敌72人的辉煌战果,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还活捉了12名日军。这在当时的抗日战场上可谓是一件稀罕事。要知道,就连著名的平型关大捷,八路军也没能俘虏一个活口。
当这12名日军被押解到东进纵队指挥部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战士们纷纷围拢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些刚刚还在战场上与他们你死我活的敌人。有的日军低着头,一言不发;有的则不停地东张西望,似乎还没从刚才的战斗中回过神来。
陈再道司令员和徐琛吉团长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他们仔细打量着这些俘虏,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陈再道对身边的参谋说:"把他们分开审讯,看看能不能问出些有价值的情报来。"
就在这时,一个戴着眼镜的日军俘虏突然用蹩脚的中文说道:"长官,我们投降。不要杀我们。"这句话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陈再道走上前,用严肃但不失平和的语气说:"放心吧,我们八路军优待俘虏。只要你们老实交代,就不会有事。"
这个日军俘虏听后,仿佛松了一口气。他继续说道:"我叫山田太郎,是个文书。我们是114师团小林联队的。"
徐琛吉听到这个消息,眼睛一亮:"114师团?就是这几天在巨鹿和新河之间来回运送物资的那支部队?"
山田太郎点点头:"是的。我们...我们只是奉命行事。"
陈再道和徐琛吉交换了一个眼神。这个俘虏的话证实了他们之前的情报,也让他们更加确信这次伏击行动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几天里,这12名日军俘虏被妥善安置在一个农家院落里。八路军严格执行优待俘虏政策,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食物和水,甚至还安排了医生为受伤的俘虏进行治疗。
这种人道主义的做法,让日军俘虏感到十分意外。他们原本以为会遭到虐待,甚至被处决。山田太郎有一天忍不住问照看他们的八路军战士:"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们?我们是敌人啊。"
那个八路军战士笑着回答:"我们打仗是为了赶走侵略者,不是为了杀人。你们现在已经投降了,就不再是敌人,而是被蒙蔽的普通人。"
这番话深深地触动了山田太郎和其他俘虏。他们开始主动配合八路军的审讯,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
就在这时,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传来:为了纪念"九一八"事变,同时庆祝这次伏击战的胜利,东进纵队决定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抗日动员大会。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上级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让这些日军俘虏在大会上现身说法!
这个提议一出,立刻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有人担心日军俘虏会借机闹事,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宣传机会。最终,在仔细权衡利弊后,陈再道拍板同意了这个计划。
当东进纵队的日语翻译找到山田太郎,向他提出这个要求时,没想到山田太郎竟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说:"我愿意在大会上发言,讲讲我们的亲身经历。"
9月18日,秋高气爽。来参加大会的各界人士不下万人,场面十分壮观。当12名日军俘虏在八路军战士的押送下出现在会场时,现场顿时沸腾了。人们议论纷纷,有的惊讶,有的愤怒,有的则好奇地打量着这些"活着的日本鬼子"。
大会上,129师副师长徐向前、挺进纵队司令员陈再道等领导先后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随后,各界代表也纷纷上台表达了坚决抗日的决心。每一次讲话都引发了雷鸣般的掌声和口号声。
最后,轮到山田太郎登台讲话。当这个戴着眼镜的日军俘虏站在台上时,全场一片寂静。山田太郎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的演讲。
他首先向在场的中国同胞鞠躬道歉,然后痛斥东条英机发动的侵华战争。他说:"这场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给日本的千百万百姓造成了不幸。"最后,他高声呼吁:"一切正义的日军官兵,应该调转枪口,反对这场非正义的战争!"
山田太郎的讲话引起了轰动。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人们纷纷高呼抗日口号。就连一些年迈的绅士也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这场别开生面的抗日动员大会,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当地民众的抗日热情,也在冀南地区引起了巨大反响。然而,谁也没想到,这次大会竟然成了引发一场意想不到的"军事竞赛"的导火索。驻扎在冀南的国民党将领石友三听说了这件事,顿时坐不住了。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给八路军好好上一课,让大家看看谁才是真正的抗日能手!
石友三,这个在冀南地区颇有名气的国民党将领,此时正坐在他的指挥部里,脸色阴晴不定。他的副官刚刚向他汇报了八路军东进纵队的最新战况:不仅全歼了一支日军小队,还活捉了12名日军,甚至在"九一八"纪念大会上让这些俘虏公开发言!
石友三"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作为一个在军阀混战中成长起来的将领,他对自己的实力一向十分自信。可如今,这支装备简陋的八路军竟然接连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这让他感到颜面无光。
"八路军能做到的,我们难道做不到吗?"石友三突然停下脚步,对着副官说道,"去,把参谋长给我叫来!"
很快,石友三的参谋长匆匆赶到。还没等参谋长开口,石友三就抢先说道:"你听说了吗?八路军那边的战况。"
参谋长点点头:"听说了。他们这次确实打了个漂亮仗。"
石友三冷哼一声:"漂亮仗?哼!就凭八路那几条破枪都能打胜仗,难道我石某人拿的是烧火棍?"
这句"烧火棍"的比喻一出口,连石友三自己都愣了一下。他的部队装备精良,火力强大,怎么能和"烧火棍"相提并论?但话已出口,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下去。
"我决定了,"石友三缓缓说道,"我们要给八路军上一课,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作战。"
参谋长听出了石友三话中的决心,但还是忍不住问道:"将军,您的意思是......"
石友三直视着参谋长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我要亲自率军攻打巨鹿县城!"
这个决定一出,整个指挥部都沸腾了。巨鹿县城可是日军的一个重要据点,驻守着一个加强中队,约300人。而且城墙坚固,易守难攻。这样的目标,即便是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也不敢轻易尝试。
但石友三已经下定决心。他调来了自己的嫡系部队——暂编第三师的精锐,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进攻准备。
就在这时,八路军东进纵队得到了消息。陈再道和徐琛吉等人连夜召开会议,讨论对策。
"石友三这是要和我们较劲啊,"陈再道说道,"不过他这次恐怕是踢到铁板了。巨鹿县城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
徐琛吉点点头:"是啊,我们要不要出手相助?毕竟同是抗日力量。"
陈再道思考了一会儿,说道:"这样吧,我们主动提出协同作战。如果石友三同意,我们就配合他们;如果他拒绝,那就静观其变。"
于是,八路军派人向石友三提出了协同作战的建议。谁知石友三一听,立马拍案而起:"不必了!我石某人带一个师,足以拿下巨鹿县城。你们八路军就在一旁看着吧,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军事行动!"
石友三的傲慢态度,让八路军的使者哭笑不得。回来后,他们如实向陈再道汇报了情况。
陈再道听后,轻轻摇了摇头:"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按兵不动,看看石友三到底有几分本事。不过......"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还是要做好准备,万一情况不对,我们也好及时支援。"
就这样,在石友三的一意孤行下,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军事竞赛"拉开了序幕。石友三信心满满,认为凭借自己的精锐部队,一定能轻松拿下巨鹿县城,给八路军好好上一课。
然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石友三究竟能不能如愿以偿?他的"烧火棍"能否打败日军的精良装备?而八路军又将在这场较量中扮演什么角色?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就在石友三率军向巨鹿县城进发的时候,驻守在城内的日军也已经得到了消息,开始了严密的防御部署。一场硝烟弥漫的激战,即将在这座古老的县城上演。
清晨的阳光洒在巨鹿县城的古老城墙上,为即将到来的战斗蒙上了一层金色的面纱。石友三站在指挥台上,望着眼前的城池,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他的暂编第三师已经在城外列阵完毕,大炮、机枪、步兵,一应俱全。
"传我命令,"石友三对身边的副官说道,"全军出击,给我拿下这座城!"
随着一声令下,石友三的部队如潮水般向巨鹿县城涌去。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日军的防御比想象中更加顽强。城墙上架设的机枪不断喷吐着火舌,将冲锋的国军士兵一排排扫倒。
石友三皱起了眉头。他没想到,看似简单的攻城战会如此艰难。但他不愿在八路军面前丢脸,于是下令继续进攻。第二波、第三波攻击接连展开,但每次都被日军顽强地击退。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跑来报告:"将军,八路军派人来了,说是想协助我们作战。"
石友三一听,顿时来了火气:"协助?哼!告诉他们,我石某人用不着他们帮忙。我自己就能拿下这座城!"
然而,事实证明石友三低估了日军的实力。连续几次进攻都被击退后,他的部队伤亡惨重,士气开始动摇。眼看着攻势就要失败,石友三咬了咬牙,决定孤注一掷。
"集中所有火力,给我轰开城门!"石友三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随着一阵密集的炮火,巨鹿县城的城门终于被炸开了一个缺口。石友三兴奋地挥舞着手臂:"冲啊!给我冲进去!"
国军士兵们呐喊着冲向城门,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日军早已准备好的机枪火力网。密集的子弹如雨点般扫来,冲在最前面的士兵纷纷倒下。
就在这危急时刻,突然从城外传来了一阵密集的枪声。石友三扭头一看,只见八路军的队伍不知何时已经悄悄包抄到了日军的侧翼,对城内的日军发动了猛烈攻击。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日军的部署。他们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应对八路军的进攻,城门处的火力顿时减弱。石友三见状,立即抓住机会,率领剩下的部队冲进了城内。
城内的巷战异常惨烈。日军凭借熟悉地形的优势,在街道和房屋间展开了顽强的抵抗。石友三的部队虽然一时占据了上风,但很快就陷入了胶着状态。
就在这时,八路军也突破了城墙,从另一个方向杀了进来。他们灵活机动,善于近身战,很快就在城内站稳了脚跟。两支部队形成了掎角之势,开始对日军进行围剿。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日军的抵抗终于被瓦解。当最后一批日军投降时,石友三长舒了一口气。他环顾四周,城内到处都是硝烟和废墟,自己的部队伤亡惨重,而八路军却还生龙活虎。
战斗结束后,八路军东进纵队的陈再道来到石友三面前,笑着说道:"石将军,恭喜你攻下巨鹿县城。"
石友三看着陈再道,一时语塞。他原本是想独自拿下这座城,向八路军证明自己的实力。可现在,没有八路军的协助,他可能已经铩羽而归了。
最后,石友三苦笑着说:"陈司令员,是我太自负了。如果不是你们及时支援,这仗还真不好打。"
陈再道拍了拍石友三的肩膀,说道:"石将军言重了。抗日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合作才能取得胜利啊。"
这场意外的"军事竞赛",最终以两军合作的方式画上了句号。石友三虽然没能独自攻下巨鹿县城,但他从中学到了宝贵的一课:在抗日这条道路上,合作远比单打独斗更能取得胜利。
消息传开后,当地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他们纷纷走上街头,向两支部队的将士们献上鲜花和美酒。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拉着石友三和陈再道的手,激动地说:"有你们这样精诚合作,我们一定能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石友三对八路军的看法,也为日后国共两党在抗日战场上的合作埋下了种子。从此以后,在冀南这片土地上,国民党军队和八路军之间的关系明显改善,共同抗日的局面逐渐形成。
而那句"难道我拿的是烧火棍"的豪言壮语,也成为了当地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每当有人提起这段往事,总会引发一阵善意的笑声。人们说,石将军的"烧火棍"或许打不过日本人的枪炮,但和八路军的"烧火棍"一起,却能燃起抗日救国的熊熊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