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许多人可能会受到湿气的影响,表现为早晨难以醒来、倾向于赖床,刷牙时感到恶心,口腔干燥苦涩,照镜子时发现自己面色憔悴,皮肤失去光泽,甚至有些人体重明显增加,一个冬季可能增重超过10斤。如果你有上述症状,不妨检查一下自己的舌头:是否舌边呈锯齿状,舌面覆盖着一层白苔,并且有裂纹……
湿气为什么会引各种亚健康问题呢?
这是因为湿气侵入人体后,不仅在内部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导致脾虚、肺弱、肾虚、胃弱等问题;在外部则表现为口干、口苦、喉咙发炎、头晕头痛、皮肤油腻、面部痤疮、全身肌肉关节疼痛以及皮肤湿疹等症状。
中医有句老话:“千寒易除,一湿难去。”这句话提醒我们,湿气对健康的影响深远而难以消除。然而,尽管湿气的危害如此之大,人们理应高度重视祛湿,但为何湿气问题依然普遍存在,甚至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受到湿气的影响呢?
湿气重的困扰及误区
1、湿气在外会有很多表症,如皮肤油腻,口干口苦,嗓子干痒,长痘,湿疹,腰酸背痛等等。有人吃了健脾健胃之药,也服用了利湿渗水之药,但是表症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消除,于是常常中途放弃。那些购买各种祛湿产品的,有半数吃到中途都放弃了。
2、很多人湿气重,首先会想到去吃一些利湿渗水的东西,但是湿气重,首责之于脾,可惜很多人在健康方面都是小白,外行,祛湿的时候常常单纯的吃下了类似红豆薏米粉之类利湿渗水的东西。脾虚不解决,湿气不可能根除。
生活中的坏习惯,还会加重体内湿气
中医认为,缺觉十分容易伤脾,通常熬夜后所表现出的乏力、无神、肢体困重都是脾虚的典型症状。建议大家每天晚上11点前就睡觉,另外,如果白天适当进行一些体育运动则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肠胃功能好坏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养胃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吃些油腻、过咸、过甜或过辣的食物,而这些所谓的美食是最不易消化的,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因此建议,日常多食清粥小菜清清肠胃,养成清淡饮食的好习惯,有利身体健康。
过食生冷食物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建议在烹调时,最好加入葱、姜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
目前有很多人喜好聚会、聚餐,三五好友凑到一起就喝一场“大酒”,而过量饮酒正是加重“湿毒”的关键因素。中医认为,酒助湿邪,所以酒精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浇愁。
长时间久坐可能导致脑部血流减少,引发疲劳、失眠和记忆力减退,还可能引起肌肉疼痛、颈部僵硬和头痛。建议在工作间隙多站立活动,以促进身体健康。
缺乏运动的人可能会感到身体沉重、四肢乏力,这是体内湿气积聚的迹象。不经常活动,湿气积累越多,长期下去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建议坚持体育活动,通过锻炼来强化肾脏功能,促进筋骨健康、经络通畅,并增强免疫力。
以上症状归根结底都和脾气有关系,“湿重”是标,“脾气虚”是本。
我们用艾灸来祛湿效果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艾灸的开郁、补阳气的作用,可以快速运化湿气,蒸腾湿气,就像太阳蒸发水气一样简单!
艾灸祛湿的经典穴位组合
关元、气海、阴陵泉、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白,非常适合现在这种水湿困脾、中焦运化无力的状况。
具体取穴方法如下:
关元: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取穴时,以肚脐为准,在正中线上向下四横指处,轻触时可寻到一微微凹陷处。
关元穴是先天气海,可固本培元,益气补
气海: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取穴时,可以按照上述方式先取关元穴,再取关元穴至肚脐的中点处,即为气海穴。
海穴属任脉,灸之可补益元气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取穴时可屈膝,在膝盖内侧,紧贴胫骨向下向内,可明显触及一凹陷处,按之酸痛。
可健脾渗湿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取穴时屈膝,以膝盖外侧的凹陷向下量取四横指,再由胫骨前缘向外侧量取一横指,交点处即是。
足三里属胃经,可健脾燥湿,生发胃气
丰隆:其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一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取穴时可先找到髌骨下外侧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再取其中点,中点再沿胫骨前缘向外侧量取两横指,此处即是。
丰隆穴属胃经,是化痰祛湿要穴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取穴时,以内踝尖向上量取四横指,按之酸痛明显处即是。
三阴交属脾经,可健脾和胃,调肝补肾,疏经通络
太白: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取穴时,在大脚趾内侧脚趾与脚掌连接的关节处有一凸起的高骨,紧贴高骨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即是。
太白穴为脾经原穴,是脾经经气供养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