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项目获中国医院协会2024患者安全实践与医疗质量提升典型案例第一名
创始人
2024-12-11 12:04:03

以质为先,向新而行。近日举办的2024中国医院质量大会上发布了患者安全实践与医疗质量提升典型案例,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牵头申报的“多科合作筛查围术期过敏原,保障患者手术麻醉安全”项目荣获第一名。该项目通过制定围术期过敏的标准化筛查诊疗路径,实现围术期过敏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更好地保障了患者安全。

中国医院协会领导为典型案例医院代表颁发证书,左二为我院获奖代表麻醉科张秀华主任医师

严重过敏反应是指由某种物质触发的、威胁生命的、全身性超敏反应,临床可表现为危及生命的呼吸和循环衰竭,通常伴有皮肤和黏膜症状。围术期过敏是影响患者围术期安全的重要因素,明确诱发因素(致敏药物)对于避免再次诱发严重过敏反应、保证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术前麻醉时,患者会在短时间内接触或使用多种药物和制剂,大多数药物和制剂都是首次接触,要确定过敏原并非易事。既往出现术中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如果无法及时明确过敏原,再次手术时,麻醉医生只能依靠临床经验制定麻醉方案,发生再次过敏性休克的风险也极高,甚至会因此延误手术时机。

“多科合作筛查围术期过敏原,保障患者手术麻醉安全”项目由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手术室联合变态反应科、药剂科团队开展。项目组建立了术前联合评估门诊(围术期过敏),多学科协作优化过敏原筛查流程,以及时识别高风险患者,确定致敏原,降低围术期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的风险。

项目组制备出适合中国人群的围术期致敏药物皮试制剂,制定了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围术期过敏标准化诊疗流程,并建立了围术期严重过敏反应患者的数据库。对疑似围术期过敏的患者,项目组可以及时进行过敏原筛查,明确致敏药物,寻找麻醉替代用药方案。

围术期致敏药物皮试制剂

截至目前,项目组已为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位患者进行了筛查,为其中182位查明了发生术中严重过敏反应的“罪魁祸首”(过敏原)。根据筛查结果,项目组重新制定个性化麻醉用药方案,已帮助30余位患者安全接受麻醉,顺利完成手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天信息新注册《资产公司核心业... 证券之星消息,近日南天信息(000948)新注册了3个项目的软件著作权,包括《资产公司核心业务AI助...
张凌赫钟爱联想moto X70... 作者:龚进辉 今晚,在联想天禧AI一体多端秋季新品超能之夜上,联想一口气带来了联想moto X70 ...
我们与恶的距离,只隔着一个谄媚... 文 | 脑极体 一位前科技高管在AI的“安慰”下走向弑母的悲剧;一位精神病患者在社交媒体上发起心理...
AI不是万能药!对话唐彬:支付... 支付行业正迎来一场从“支付工具”到“交易服务”的结构性变革。 一边是国内市场“内卷”加剧,企业比拼数...
联想AI眼镜V1发布:38克轻... IT之家 10 月 31 日消息,联想 AI 眼镜 V1 现已发布,主打 38 克轻量设计,搭载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