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作为肺癌的一种,主要发生在支气管黏膜上皮,其成因可能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因素、肺部疾病、家族遗传和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面对肺腺癌的治疗选择,患者及其家属往往陷入困惑,特别是关于中医与西医的选择问题。那么,肺腺癌选择中医还是西医?哪个好?
西医治疗肺腺癌主要依靠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手段。对于早期肺腺癌患者,手术治疗通常是首选,通过切除病灶达到根治的目的。然而,对于中晚期患者,由于肿瘤可能已经发生转移,手术治疗的效果有限,此时化疗和放疗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化疗药物能够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而放疗则利用放射线精准打击肿瘤组织,控制病情进展。这些方法直接作用于癌细胞,具有快速、显著的疗效,但也伴随着恶心、呕吐、脱发等副作用。
中医治疗肺腺癌则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认为,肺腺癌的发生与机体内部环境失衡、气血瘀滞等因素有关。因此,中医治疗不仅关注肿瘤本身,更注重调节患者的整体状态,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中医治疗肺腺癌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使用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如黄芪、人参、白花蛇舌草等,通过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等作用,调理患者的身体,改善其症状。此外,中医还注重食疗和心理调理,帮助患者减轻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在肺腺癌的治疗中,中医与西医各有优势,可以相互补充。西医治疗能够迅速控制病情进展,消除或控制肿瘤的生长,但也可能带来较大的副作用。而中医治疗则注重整体调理和个体差异,通过调节机体内部环境,增强免疫力,减轻西医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治疗癌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抗癌功效也被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医生所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并非只是西医治疗的巩固手段,而是可以与西医并驾齐驱的独立治疗方式。在临床实践中,中西医结合治疗肺腺癌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在手术后进行化疗和中医调理,可以促进身体的康复和预防复发;在化疗期间配合中医治疗,可以减轻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中医治疗遵循整体施治、标本兼治的原则,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中原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袁氏中医肿瘤疗法”传承人的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通过科班、师承、家传学习,深入研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经典医学著作,并结合40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三联平衡”抗癌理论。在临证中,通过抓住癌症关键病机“虚、瘀、毒”并统筹兼顾,扶正患者元气,调节气血、阴阳、脏腑功能,重建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五年复发转移高峰期。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肺腺癌真实案例分享:
李某,男,肺腺癌,2014年5月14日初诊。
2013年医院体格检查发现左上肺占位,未在意。,2014年4月因胸部针扎样疼痛一月余至郑大一附院诊断为肺癌,2014-4-29行胸腔镜下左肺癌根治术切除左上肺叶+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浸润性腺癌,低-中分化,建议术后化疗。但术后引流管插口处时有渗液,5月12仍未愈合,患者拒绝西医治疗。2014年5月14日就诊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服药后,患者自觉除术区稍有不适,其他情况比病前感觉还好,带中药至洛阳山区避暑。之后加强治疗,术后定期复查一切良好。坚持治疗,自觉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同常人,复查CT未见异常。2020年3月份,患者诉:“现在一切正常,以前跑50米就开始喘,现在能跑150米,每天经常走1万多步。”2022年3月7日,患者再次春季巩固,近况稳定。2023年4月回访近况稳定。
肺腺癌的治疗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采取多学科协作的方式,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中医与西医各有优势,可以相互补充,共同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有效的治疗。在选择治疗方式时,患者和家属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