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一类以头晕、眼花为主要症状的病症。症状较轻者闭目后可缓解,严重者则如坐舟船般,旋转不定,无法站立,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表现。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突然仆倒。眩晕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病症,中老年人多发,青年人也可能患病。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会对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妨碍,若情况严重,可能发展为中风或厥证、脱证,甚至对生命构成威胁。
在现代医学范畴中,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神经官能症、耳源性疾病、颈椎病等患者常出现眩晕症状。中医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等因素引发,故而有 “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的说法。西医中的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 - 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以及高血压病、动脉硬化、贫血等所引起的眩晕均属于此病症范畴。
病因病机:
其发病原因通常与忧思恼怒、过度食用肥甘厚味、劳伤过度以及气血虚弱等因素相关。总体归纳起来,主要涉及风、痰、虚三个方面。
风:肝为风木之脏,其本质为阴而功能表现为阳,主运动和上升。凡是因忧郁恼怒等情绪,长期郁滞化火,会导致风阳升动,上扰清窍;或者肾阴不足、肝阳上亢,都会引发眩晕。
痰:过度食用肥甘食物,劳倦太过损伤脾胃,使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化,聚湿生痰,痰气相互阻滞,清阳不能上升,浊阴不能下降,从而引发眩晕。
虚:气血亏虚方面,久病失血或者劳心太过,又或者脾虚不能化生气血,气虚则清阳不能舒展,血虚则脑失所养,均可导致眩晕发生。肾精不足方面,先天不足,久病伤肾,房劳过度,阴精亏耗,脑为髓海,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上下皆虚从而引发眩晕。
眩晕是一种复杂的病症,其病因病机涉及多个方面。了解眩晕的特点、范畴以及病因病机,对于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在临床实践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缓解症状、减少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发展为严重疾病的风险。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预防眩晕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