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癌症之王”,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胰腺癌。这个“癌中之王”不仅难以被发现,而且治疗效果也极为有限。作为深圳华侨医院肿瘤中心的权威专家,窦永充教授深入剖析了胰腺癌的特点及其与不良生活习惯的密切联系,提醒我们如何科学预防这一令人闻风丧胆的疾病。
胰腺癌为何如此凶险?
窦永充教授表示,胰腺癌之所以被称为“癌症之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隐匿性极强,难以早期发现
胰腺的位置极为隐蔽,深藏在腹腔之中,周围被多个重要脏器包围,因此即使肿瘤出现,也很难在早期通过常规体检发现。此外,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如腹痛、消化不良等,极易被误认为普通的胃肠问题,导致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
2.进展迅速,易发生转移
胰腺癌细胞生长快、转移能力强,加之胰腺周围的淋巴管和血管丰富,为癌细胞提供了快速扩散的“高速公路”。据统计,超过70%的胰腺癌患者死亡与广泛转移有关。
3.治疗手段有限
即便是当前医疗技术发达,胰腺癌的治疗仍面临巨大挑战。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方法的效果均不尽如人意。更糟糕的是,胰腺癌的肿瘤微环境对药物渗透有极强的屏障作用,使治疗难上加难。
胰腺癌为何与吸烟关系密切?
窦永充教授强调,吸烟是胰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研究表明,长期吸烟者患胰腺癌的风险显著升高。烟草中的尼古丁及多种致癌物质会通过多种机制促使胰腺细胞癌变:
1.诱导癌基因突变:尼古丁会破坏抑癌基因的正常功能,增加癌变的可能性。
2.增强肿瘤侵袭能力:烟草成分能刺激胰腺细胞的间质转化,使其更易扩散到其他器官。
3.破坏胰腺组织环境:烟草烟雾中的化合物不仅增加慢性炎症,还会形成有利于肿瘤生长的环境。
改变生活方式,让“癌症之王”远离我们
尽管胰腺癌的治疗进展有限,但窦永充教授指出,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降低风险,具体包括:
1.戒烟:吸烟者应尽早戒烟,停止吸烟后,患胰腺癌的风险会逐步下降。
2.均衡饮食,控制体重:避免高脂、高糖食品,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瘦肉蛋白,减少肥胖和糖尿病风险。
3.坚持运动:运动不仅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还能抑制细胞癌变。
4.限制饮酒:减少酒精摄入,避免因慢性胰腺炎引发胰腺癌。
结语
窦永充教授提醒大家,胰腺癌虽然被称为“癌症之王”,但我们并非无计可施。只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尤其是远离烟草,就能显著降低患病风险。从今天起,改变生活方式,让胰腺癌远离自己和家人。
新标题:窦永充教授:胰腺癌为何被称为“癌症之王”?吸烟竟是幕后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