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血管闭塞性卒中,这个词你是否听说过?它是急性缺血性卒中中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我们如何更有效地诊治这种情况?最近,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发布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中等血管闭塞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许多人可能还不知道,中等血管闭塞(MeVO)这一症状的发生率并不低,且往往会导致严重的残疾。根据《共识》,我们需要明确中等血管的定义,包括大脑中动脉的小分支等,且血管直径应在0.75-2mm之间,临床表现则通常伴随有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超过5分的病例更容易被识别,但对于一些轻度症状的人,可能会存在漏诊的风险。
面对这样的现象,了解其诊断方法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传统 CTA(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检测的漏诊问题频频被提及,医学界开始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专家们推荐,在怀疑存在中等血管闭塞的患者中,结合多模式 CTA 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至于脑血管造影,仍是当前诊断 MeVO 的金标准,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谈到治疗,《共识》中指出,时间是对抗卒中的关键。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基础是静脉溶栓,而对于中等血管闭塞患者,症状出现后越快进行治疗越有可能改善预后。因此,对于有症状的高危患者,及时发现和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尽管溶栓治疗能够缓解部分患者症状,但不容忽视的是,有些患者在接受了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的几率仍需关注,这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在进一步治疗方面,血管内治疗也在不断发展。根据《共识》,对符合条件的 MeVO 患者,可以选择经过严格筛选的血管内治疗手段,如支架取栓或联合抽吸等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成功实施这些治疗的条件,一方面要求医疗机构具备丰富的处理经验,另一方面则需确保采用与靶血管解剖特征相匹配的器械。
面对如此复杂的健康议题,年轻人和中老年人等不同年龄层的患者应当特别引起重视,不仅要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还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中等血管闭塞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最新的专家共识来指导临床实践。结尾再次提醒大家,要提高对卒中症状的警惕,了解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我们每个人都在参与这场与时间竞速的战斗,愿你我都能提高意识,关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