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的女孩没朋友,不合群,不愿意出门....半年后被检查出社交焦虑症
创始人
2024-12-20 13:26:52

案例分享

小美(化名)今年上初二了,性格内敛的她在班里一直独来独往、没朋友。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常常会感到非常焦虑,脸色发红、手心冒汗,并且经常紧张害怕到说不出一句话

每每放学、放假就会把自己关在家里,父母怎么说都不愿意出门。

其实,小美的这种情况,是属于“社交焦虑症”。在不少人眼里,“社恐”、“性格内向”和“社交焦虑症”是一样的,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正确认识社交焦虑症,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和人生发展至关重要

什么是青少年社交焦虑症

社交焦虑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对社交场合的过度担忧、害怕被评价为负面或表现出尴尬的自我形象。这种心理障碍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发病,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感到持续的紧张和不安

在学校

1.避免和同学交流,尽可能避免参与小组活动;

2.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或参与讨论,避免引起他人的注意;

3.在公共场合表现紧张,害怕被评价或批评;

4.在课堂上表现犹豫不决,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或回答问题;

5.避免和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尽可能避免问问题或与老师沟通。

在家

1.不愿意和家人交流,避免家庭讨论或家庭作业等需要互动的场合;

2.在家庭聚会或节日等场合表现紧张或不自在,不愿意参与社交活动;

3.避免和客人交流,尽可能避免接待客人;

4.在打电话或发短信等社交场合表现犹豫或紧张,不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

孩子为啥会出现社交焦虑症

遗传因素

研究显示,社交焦虑症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有家族成员患有社交焦虑症的人患病风险较高。

环境因素

成长环境中的负面经历,如家庭暴力、欺凌、被忽视等,可能会增加社交焦虑症的患病风险。此外,社会和文化环境也会对社交焦虑症的发生产生影响,如社会压力、社交期望等。

心理因素

个性特点如内向、害羞、自卑等,可能会增加社交焦虑症的患病风险。此外,生活中的重大变故或挫折、人际关系问题等也可能会促使社交焦虑症的发生。

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如过度使用社交媒体、沉迷于网络游戏等,可能会对社交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增加社交焦虑症的风险。

温馨提示

社交焦虑是一个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但一般公众对它并不是十分了解。需要有效的治疗,如物理治疗结合心理疏导,它才可能得到解决。如果发现孩子有社交焦虑方面的迹象,一定要及早带去儿童专科医院的儿童心理科进行检查干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天信息新注册《资产公司核心业... 证券之星消息,近日南天信息(000948)新注册了3个项目的软件著作权,包括《资产公司核心业务AI助...
张凌赫钟爱联想moto X70... 作者:龚进辉 今晚,在联想天禧AI一体多端秋季新品超能之夜上,联想一口气带来了联想moto X70 ...
我们与恶的距离,只隔着一个谄媚... 文 | 脑极体 一位前科技高管在AI的“安慰”下走向弑母的悲剧;一位精神病患者在社交媒体上发起心理...
AI不是万能药!对话唐彬:支付... 支付行业正迎来一场从“支付工具”到“交易服务”的结构性变革。 一边是国内市场“内卷”加剧,企业比拼数...
联想AI眼镜V1发布:38克轻... IT之家 10 月 31 日消息,联想 AI 眼镜 V1 现已发布,主打 38 克轻量设计,搭载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