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案例:
近期,门诊上来了一位李先生,自述近几个月来,总是感觉胃口不好,吃饭没有滋味,有时还会出现腹痛、腹胀等情况。
经诊断,在宏韵中医出诊的余幼鸣教授发现李先生这是阳气不足、脾胃功能受损的典型表现。
那么,什么是阳气?为什么阳气不足会导致脾胃虚弱呢?
阳气是生命的动力,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力量。而阳气和脾胃之间是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脾胃健康,阳气就有力量;阳气旺盛,脾胃就能更好地工作。如果脾胃出了问题,阳气也会受到影响;反之,阳气不足,脾胃的工作效率也会下降。
因此,中医在调理中,特别注重脾胃和阳气的协调平衡。
针对李先生的病情,余教授给他开了一个专门治疗脾胃虚弱、清阳不升的代表方——升阳益胃汤。
组成: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羌活、独活、防风、柴胡、黄连、泽泻、白芍。
此方分这几步来解决问题:
1.清阳不升,就要想法子让它升起来:所以用了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这些补气的药,给阳气上升加把劲。
2.清理脾胃里的乱七八糟的东西:用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这些药来清除湿气,让阳气顺畅上升。
3.升阳的同时,还得固表:肺气足了,阳气才不会跑掉。所以用羌活、独活、防风来保护阳气不散。
这样一来,整个方子就能帮助脾胃恢复功能,增加阳气。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李先生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他的胃口变好了,身体也不那么困重了,整个人都轻松了余多。
升阳益胃汤这个方子是专攻升阳健脾的良药,但是,除了中药调理外,大家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些小妙招帮助自己。
接下来,余教授给大家分享3个妙招,让大家日常可以帮助自己升阳补脾,改善脾胃功能,增强阳气。
妙招一:药膳调理
妙招二:穴位按摩
妙招三:生活习惯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