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大脑健康:在线一对一咨询
我是昆明南大脑科医院康复科郑琳主任,云南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发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余年
如果您有偏瘫、脊髓损伤、脑瘫、周围神经损伤等方面的疾病困扰,即可在线进行图文问诊及预约挂号,希望能帮到您!
一、原因
(一)生理因素
1. 大脑神经可塑性变化
在偏瘫康复初期,大脑具有较强的神经可塑性,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神经可塑性会逐渐降低。大脑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容易建立的代偿,剩下的需要更复杂的神经重塑,恢复的速度也就自然而然地慢下来。
2. 肌肉萎缩和挛缩
偏瘫后,由于患侧肢体活动减少,肌肉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收缩和舒张刺激,就会逐渐萎缩和挛缩。导致力量减弱,进一步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恢复。
3. 关节问题
长时间不活动会使关节周围的组织粘连,关节活动度减小,而且,关节的磨损和退变也可能在康复过程中逐渐出现,影响肢体功能的进一步恢复。
4. 习得性废用
患者会过度依赖健侧肢体来完成各种活动。时间长了,大脑会逐渐“遗忘”患侧肢体的功能,形成习得性废用。这种现象会进一步阻碍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使康复进入瓶颈期。
二、应对方法
(一)调整康复训练策略
1. 个性化康复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偏瘫的程度、目前的功能恢复阶段、年龄、基础疾病等,制定更加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如:如果患者存在关节活动度受限的问题,康复训练应以改善关节活动为主,如进行关节的被动伸展和主动辅助运动。
2. 增加训练强度的合理性
在患者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适当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损伤。例如,可以逐渐增加训练的时间、次数或者训练的难度。对于能够独立行走一段距离的偏瘫患者,可以在训练中增加行走的速度、距离或者设置一些障碍物,提高他们的行走能力和平衡能力。
(二)综合治疗
1. 药物辅助治疗
对于存在肌肉痉挛的患者,可以使用肌肉松弛剂,如巴氯芬,来缓解痉挛,改善肌肉的紧张状态,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同时,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等,可以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提高神经传导功能。
2. 中医康复方法
中医的一些康复方法也可以作为辅助手段。例如,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推拿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中药熏蒸等方法也可以起到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对偏瘫后的肢体疼痛和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