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周海媚离世的消息登上了热搜。
一时之间,不少媒体爆出逝者曾受到红斑狼疮的困扰。
也因此,“系统性红斑狼疮”重新回归大家的视野。
然而,周海媚工作室发布的声明中,并没有提及她因何种疾病而去世。
为尊重逝者及亲属,我们不应过度揣测相关的传闻。
但作为女性,我们每个人都应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所了解。因为,它真的“太偏爱”育龄女性了……
-01-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不是皮肤病是免疫病
虽然带着一个“疮”字,可事实上,系统性红斑狼疮却不是一种皮肤病,而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是身体健康的卫士,保护我们不被病原体伤害。
而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患,他们的免疫系统出现了“错乱”——
不分敌我
一律都按敌人处理
这就使得免疫系统由原来的保护,变为无差别攻击全身器官,如皮肤、肾脏、心脏、大脑……
其中,又以皮肤最常被注意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如果发现不及时(早期症状并不典型,不易区分)或治疗不规范,就会导致受累器官(特别是肾脏)不可逆的损害、衰竭。
而因为它的反复性,每次复发对病患来说都说一种折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张志毅表示:
系统性红斑狼疮复发一次
器官损害就加重一次
每次复发对患者来说都是一次重创
目前,患病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已达到94%,10年生存率为89%,但25~30年后的生存率却下降到了30%。
-02-
红斑狼疮高发人群
育龄期女性
根据《2020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的数据,我国大陆地区,该疾病的患病率约为30~70/10万。
此外,《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发展报告2020》中也显示:
我国约有100万名患者
发病率位居世界第2
在发病人群上,系统性红斑狼疮非常偏爱女性,男女比例在:
1:12
《报告》中还提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0.7岁,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31.6岁。
总的来说,这种病对育龄期(18~40岁)女性实在是不友好。
-03-
系统性红斑狼疮
早期有哪些症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脸颊上会出现蝶形红斑。
图源:生活圈
但这并不是说,只要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就一定会出现蝶形红斑。
比如下面这则新闻中的女孩,以为自己的手上长了冻疮,但久治不愈,反复发作,最后在风湿免疫科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除了上述情况,下面这些症状,也提示可能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
① 消瘦,可能存在异常代谢
② 乏力,没精神也没力气
③ 关节、肌肉的疼痛
④ 脱发
⑤ 口腔黏膜的溃疡
⑥ 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
⑦ 淋巴结肿大疼痛,红斑狼疮会引起淋巴剧烈反应并增殖
⑧ 皮疹,如盘状红斑、环形红斑、手指脚趾上血管炎样的皮疹
⑨ 雷诺现象,手指或脚趾在寒冷或压力下变白/蓝
图源:mountainside-medical
就以上这些表现来说,其实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症状不是很典型,所以很难在刚出现症状时,就和它联系起来。
这就提示我们,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发烧,再结合自口腔溃疡或关节肿痛情况,要考虑存在免疫系统异常的问题,应第一时间去医院。
除了对症治疗,还可以去免疫科就诊,通过血液检查,排查红斑狼疮的可能性。
-04-
系统性红斑狼疮
能预防吗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诱因目前为止没有明确的结论。
不过,科学家们发现,它受遗传、性激素、环境(如日晒、接触了某些化学物质、吃了某些药物、吸烟)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
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① 保证规律作息。要有足够的睡眠,减少长期疲劳情况的发生。
② 注意防晒。紫外线会伤害皮肤,暴露自身抗原,引起免疫系统的紊乱。
③ 健康饮食。尽量少吃从来没吃过的,或容易引发过敏的食物。
④ 戒烟。《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发展报告2020》中指出,吸烟可以诱发红斑狼疮发病和复发。
⑤ 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果情绪长期处于焦虑或抑郁的状态,同样也会引发免疫系统的紊乱。
保持乐观,凡事多往好了想
现在的困境
放到10年之后再看,简直微不足道
别太在意别人的眼光
也不用刻意寻求他人的认同
那时的你也就拥有了无限的力量
有多少人不欣赏你不重要
有多少人欣赏,才是唯一重要的事
最后
希望我们都能好好呵护自己
珍爱身体,远离内耗~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如果你觉得有帮助,欢迎点赞、在看、分享给身边的人~
参考资料:
[1]《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发展报告2020》
[2]《2020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
[3] 科普中国《红斑狼疮为什么尤其偏爱女性,到底有多严重?》
[4] https://weibo.com/1700720163/4978125842941946?wm=3333_2001&from=10D7393010&sourcetype=weixin&s_trans=6442942621_4978125842941946&s_channel=4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更新于2023年。文章仅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养育等方面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疗、用药问题请咨询医生。
授权转载:原创内容,欢迎转发,转载请留言。
01
孩子发烧,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看血常规上这 3 个数据
02
咳嗽4天,7岁娃查出"白肺"!紧急提醒:这6个早期信号在家就能发现
03
我不阻止你给孩子吃猪肉,但这3个部位千万别吃!一口都不行
「阅读原文」,加入育学园官方群
健康科普、24小时答疑...智慧妈妈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