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健康:益生菌可以帮助缓解炎症性肠病吗?
创始人
2024-11-14 22:22:06

一个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群落或许能成为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福音,但益生菌(或益生元)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究竟如何呢?在美国,大约有三百万人深受炎症性肠病(IBD)的困扰。IBD,这一包含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术语,指的是消化道内长期或反复出现的炎症现象。这两种IBD类型均揭示了基因、环境和免疫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

目前,IBD的治疗手段主要集中在通过抑制免疫系统来减轻炎症反应。然而,随着对人类微生物组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有望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种疾病。一些初步的研究,涵盖了细胞、动物和人类,已经开始探讨益生菌(有时被誉为“有益”细菌)对IBD患者的潜在益处。

健康微生物群:构筑防线

人类肠道微生物群是一个包含数以万亿计的有益和有害细菌、病毒、真菌及其他微生物的庞大生态系统,它们共同居住在我们的肠道内。在理想状态下,肠道内壁能够作为一个有效的屏障,阻止有害细菌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

一个健康的微生物群有助于肠道内壁有效地阻挡有害细菌的侵入,同时确保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其中的有益细菌能够营造一个健康、平衡的肠道环境,从而限制炎症的发生并有助于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

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健康的微生物群能够产生一系列物质:

滋养结肠内壁的细胞,使其形成一道紧密的屏障,有效抵御有害细菌的侵袭;

与肠道免疫细胞进行互动,降低炎症反应;

刺激肠道内壁产生粘液,为抵御有害细菌提供额外的保护层。

在动物模型中,一个健康的微生物群对于构建和维持一个有效的防护屏障至关重要。那些在无菌环境下培育的动物,或者其微生物群被抗生素破坏的动物,它们的肠道内壁往往更容易受到损伤。

失衡的微生物群:炎症与损伤的导火索

当微生物群中有益菌与有害菌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时,后果可能十分严重。肠道内壁的渗透性可能会增加,导致潜在的有害细菌及其毒素侵入肠道组织,甚至进入血液,引发炎症反应,进而损害肠道健康。

这种微生物群的失衡状态被称为菌群失调,而与之相关的炎症级联反应正是IBD的主要特征之一。

益生菌:前景广阔,但证据尚需积累

益生菌(包括补充剂以及康普茶、克菲尔、酸奶和酸菜等发酵食品中的活性微生物)已被提议作为IBD的一种潜在治疗方法。其基本理念在于,通过摄入有益细菌来恢复和维持一个平衡的微生物群落,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并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然而,实际证据又如何呢?

截至目前,尚未有针对IBD的标准化益生菌疗法被广泛接受。一些小型随机研究对比了特定益生菌与IBD的标准免疫抑制疗法的效果。这些研究主要关注IBD症状、缓解率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指标。然而,研究结果参差不齐:

溃疡性结肠炎方面,部分研究表明某些细菌菌株(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一定的疗效,能够缓解症状、促进病情缓解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这些效果相较于标准疗法而言仍然较为有限,且益生菌尚未展现出足够的优势以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认可。

袋囊炎是一种可能发生在部分IBD患者身上的并发症,这些患者因手术切除了结肠(大肠),导致剩余的小肠发炎并形成J形袋附着在肛门上。然而,约25%至45%的J形袋患者后续会发展为袋囊炎。一些研究成果显示,将标准药物治疗与名为VSL#3的益生菌混合物相结合,可以有效缓解袋囊炎的症状和炎症反应。VSL#3含有八种不同的细菌菌株,目前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袋囊炎,这也是IBD治疗实践中唯一被广泛接受的益生菌应用。

在克罗恩病的治疗中,益生菌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不如溃疡性结肠炎领域深入。大部分有限的研究结果显示,益生菌在缓解症状或促进病情缓解方面并不优于安慰剂。

饮食、纤维与益生元:IBD治疗中的潜在角色

我们的饮食选择能够显著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活性。即使是非益生菌食品,如康普茶、酸奶、开菲尔和其他发酵食品,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分解膳食纤维的肠道细菌对于维持健康的微生物群至关重要。高纤维饮食有助于增加这些有益细菌的数量,并增强它们的抗炎作用。

益生元是指那些不被肠道吸收而是被肠道微生物群利用的食物成分。目前,我们拥有一些有限但令人鼓舞的证据表明益生元对IBD患者可能具有益处。然而,目前尚无特定的益生元食品或补充剂被推荐用于一般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富含纤维的蔬菜、全谷物和豆类的地中海饮食可能有助于轻微减轻IBD的症状和炎症标志物。尽管这些影响相对较小且不一致,但地中海饮食对于改善IBD患者(无论是否患有IBD)的整体健康状况具有积极作用。正因如此,美国胃肠病学协会推荐IBD患者采纳地中海饮食。

结论

益生菌,甚至可能是益生元,在IBD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然而,我们仍需进一步探索如何充分发挥它们在治疗IBD中的潜力。尽管现有证据表明益生菌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肠道微生物群的复杂性意味着“一刀切”的治疗方法可能并不适用。

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答:我们应该重点研究哪些细菌菌株?如何确定最佳的益生菌组合以达到最佳疗效?考虑到每个人的微生物组都独一无二,个性化的益生菌策略是否更为合适?如何确定益生菌的理想剂量和配方?

此外,给药方式(如胶囊、粉末、食物)、剂量和治疗持续时间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在这些关键问题得到解答之前,益生菌和益生元仍将作为辅助治疗策略,与标准免疫抑制疗法共同发挥作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天信息新注册《资产公司核心业... 证券之星消息,近日南天信息(000948)新注册了3个项目的软件著作权,包括《资产公司核心业务AI助...
张凌赫钟爱联想moto X70... 作者:龚进辉 今晚,在联想天禧AI一体多端秋季新品超能之夜上,联想一口气带来了联想moto X70 ...
我们与恶的距离,只隔着一个谄媚... 文 | 脑极体 一位前科技高管在AI的“安慰”下走向弑母的悲剧;一位精神病患者在社交媒体上发起心理...
AI不是万能药!对话唐彬:支付... 支付行业正迎来一场从“支付工具”到“交易服务”的结构性变革。 一边是国内市场“内卷”加剧,企业比拼数...
联想AI眼镜V1发布:38克轻... IT之家 10 月 31 日消息,联想 AI 眼镜 V1 现已发布,主打 38 克轻量设计,搭载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