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立秋节令一过,秋虫鸣叫,禾谷成熟,籽实孕育。
中医将立秋到秋分这段时间称为长夏。长夏,延于盛夏,止于秋凉,暑热尚未消退,湿气悄然生长。湿为长夏主气,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容易伤人之阳气,尤其是脾阳。
《黄帝内经·素问》:“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
我们的脾胃功能经过一个盛夏耗损,正处于一年中最为虚弱的时期。更为严重的是,这个时期很多人贪凉,睡凉席,吹冷气,或者食用过多水果,容易生湿,更损耗脾阳之气,让身体“内外夹湿”,对脾胃损伤极大。
中医提醒:立秋进补前需调脾胃。但是不少朋友却表示,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属于脾胃虚弱。脾胃虚不虚,测一下就知道了!
五“看”判断脾胃是否健康
01 看五官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一般来说,脾胃好的人嘴唇通常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如果脾胃不好,口唇发白、干燥,易起皮或裂口子。有的人睡觉容易会流口水,讲话口气重,也是脾虚的表现。
此外,脾主升清,脾胃虚弱,无法上输水谷精微,头面失其濡养,可能会有面色萎黄无华、耳鸣耳聋、鼻腔干燥、流清鼻涕、眼睛疲劳、视物不清等症状。
脾胃虚弱之人,舌胖大而有齿痕,舌苔厚腻水滑。齿痕是舌苔胖大与牙齿发生挤压形成的,牙齿坚硬,“顶伤”舌头,则出现齿痕。
02 看吃饭
脾胃虚弱的人,食欲不振,饭后感觉腹胀不适,或饭后拉得快。胃强脾弱的人则见食欲好,但消化吸收能力异常。突然想吃重口味的东西,也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03 看体形
脾胃功能不好,体型两极分化,要么越来越胖(虚胖),要么越来越瘦。有的人脾气虚,津液代谢失常,痰湿堆积在体内排泄无门,就变成“喝凉水都长肉”,或者肥而四肢不举,肌肉无力,肥肉松松垮垮。有的人怎么吃都不胖,经常腹泻,可能是吸收功能有问题。
04 看湿气
脾胃虚弱,水液运化代谢失常,容易生内湿,而脾最怕为湿所困,湿困脾,脾气不奋,又加重了水湿的问题,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脾虚的人多伴有痰湿的问题,可表现出这些症状:
身体沉重,人发困、发沉,没精神,感觉疲劳;
大便不成形,或溏稀或便秘,黏厕所难冲干净;
嗓子不清爽,总感觉里面有痰,鼻炎、咽炎反复不断;
脸上长斑、起痘(脓包痘),黑眼圈、眼袋明显;
容易浮肿、腰酸、肩膀酸痛、关节痛。
05 看睡觉
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质量往往不佳,容易醒来,而且多梦。第二天早上醒来,会感觉精神状态不佳,容易心慌、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专注力也可能下降。
中医说的“脾胃”并不是指现代解剖学中的淋巴器官脾,而是涵盖了多个系统的机能。一旦脾虚日久不愈,我们身体多个系统都会出问题。所以如何应对长夏时节脾虚虚弱状态,是立秋养生之重点所在。
三招健脾祛湿 养好脾胃正气
常说“长夏养脾胃,秋冬少受罪”。立秋作为秋天的开端,此时自然界的阳气变化也从“长”的状态转向“收”的状态。
因此长夏养生,凡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穴位保健等皆以养“收”为原则,补足脾胃正气,这样做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也是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的需要。
01 饮食:立秋胃口开,食补须讲究
饮食调摄是保养脾胃的关键。由于秋季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使人发胖。
因此,一日三餐需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建议素食为主,2分荤5分素搭配,七分饱即可。
秋燥易伤津,肠道因受燥气影响而变得干涩,造成大便干结难解,产生便秘问题。平时应及时补水,尤其在清晨要饮温开水1杯。
休息间隙可适量吃些润肠通便的食物,如核桃仁、芝麻、松子仁等坚果和火龙果、苹果、番茄等水果,以满足消化需要和保持大便通畅,切记少吃酸辣、冰饮、油炸等有刺激性和难以消化的食物,远离便秘烦恼。
日常饮食以淡补为主。所谓“淡补”,是指补而不腻,适当食用一些健脾养胃、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
老话说“入秋吃三白,一年病不来”,现在正适合吃一些茭白、莲藕、荸荠等。
茭白被誉为“水中参”,它性味甘寒,有清利湿热、通利二便、生津的功效,还能健脾胃、止咳。现代营养学发现,它的蛋白质含量特别丰富,是蔬菜中的佼佼者,钾元素含量也很高,特别适合高血压人群。茭白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也很丰富,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
荸荠又叫马蹄,被誉为“地下雪梨”、“江南人参”,性甘、寒,有清肺热化痰、养阴生津的作用,是很好的润肺食物。荸荠中富含粗蛋白、淀粉,能促进肠道蠕动,消食积,缓解上火便秘。
秋季应少吃冰冷瓜果及饮品。大部分瓜果属于寒性、凉性食物,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果,我们的脾胃就容易受到寒气“攻击”,损伤脾胃阳性,导致运化能力不足;而且多食冰饮,易造成脾胃虚寒,导致腹痛、腹泻、咳嗽、咯白痰等脾肺虚弱症状。
另外,针对脾胃虚弱者,应多吃小米,玉米,荞麦,燕麦,花生,芝麻,莲子,黑米等谷物粗粮。推荐一道养生粥——燕麦二豆薏米粥。
做法:取燕麦片30克,绿豆、赤小豆、薏苡仁各20克,红糖适量。将诸食材洗净,一起放入粥锅中,加水约1500毫升,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煮粥,粥熟时调入红糖(糖尿病患者不放),再煮沸即成。
功效:此粥可补益脾胃、清热利湿,缓解神疲乏力、纳差食少、浮肿、大便溏薄等症状。常食可辅治心脑血管病、肥胖症等。
02 运动:排汗祛湿气,生阳强脏腑
大多数学生、上班族及老人常年久坐不动,也是伤脾的。动则升阳,只有运动起来,微微出汗,我们的脾阳才能振奋,肾阳才能生发,肺气才能通调,没有这些阳气的升发,那么水湿就会难以运化。
不过也不建议特别剧烈的运动,大汗淋漓虽然很爽,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伤气伤阴。适合升阳祛湿的运动有:腹式呼吸、八段锦、散步、乞丐蹲等,让身体适当出一点汗就好,散寒排湿,促进气血通畅,激发阳气,增强体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八段锦的“调理脾胃须单举”这个动作,通过两臂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牵拉和按摩了脾胃,对消化吸收好,同时也押拉了两胁肝胆,宣发肝气,常郁闷生气的人可以常做这个功法。
03 按摩:用对五腧穴 赶走脾胃病
除了食疗和运动方面的调理,进入立秋节气,我们要重点疏通脾经。下面给大家重点介绍脾经的“五腧穴”。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一个或多个穴位进行按揉或艾灸,这样就可以做好脾胃功能的日常保健。
井穴——隐白
定位:位于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开0.1寸。
功效:生发脾气,主治妇科病,慢性出血证,癫狂,多梦,惊风,腹满,暴泻。
荥穴——大都
定位:在足趾,第1跖趾关节远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功效:健脾和中,泄热止痛。主治腹胀、胃痛、呕吐、腹泻、便秘等脾胃病证;热病,无汗。
输穴(原穴)——太白
定位: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功效:生发肺性阳气。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脚气,痔漏等。
经穴——商丘
定位: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
功效:散发脾热。主治胃痛,腹胀,肠鸣,泄泻,黄疸,便秘,足踝疼痛等。
合穴——阴陵泉
定位: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功效:健脾利水、通利三焦。主治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阴部痛,痛经,遗精;膝痛。
立秋已至,天气仍藏一伏,暑热未消更添疲惫。甘草医生温馨提醒大家:及时增补元气,乐享当下此刻,更能盼赏那未至的人间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