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舒服,血糖高点也没事儿吗?
创始人
2024-10-29 17:56:15
0

原标题:没有不舒服,血糖高点也没事儿吗?

三宝三宝,如果得了糖尿病,平时该注意啥啊?

说起糖尿病,血糖控制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可是我们办公室的老王,是典型的“三高”,不仅饮食上不控制,还很少测血糖。上回测了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偏高,我们都劝他,他觉得“目前血糖挺合适,没有不舒服”......

咱们还是去请教一下内分泌科的医生吧!

1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糖尿病?

临床上常用的血糖检测指标有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隔夜空腹(禁食8-10小时)次日早晨测的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从进食的第一口开始计时到餐后2小时进行的血糖测定值。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空腹口服75g无水葡萄糖溶液2小时测定的血糖值,需要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反映采血前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是目前为止评估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

正常成人(孕妇除外)的血糖范围: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4.4-7.8mmol/l。

从血糖正常到糖尿病发生有一个过渡阶段,称为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不仅预示可能会发生糖尿病,还提示未来心脑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肿瘤、痴呆等疾病的患病风险会大大增加。

糖尿病起病较隐匿,不易被察觉,大部分患者的血糖升高,不会引起明显不适。如果只检测空腹血糖的话,部分空腹血糖正常但其他血糖指标异常的人群可能不会被及时发现,还有部分患者,虽已出现空腹血糖受损但无不适症状,所以并没有在意。

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进展为糖尿病,需要通过OGTT进行检测。

根据血糖数值再加上专科医师的临床判断,糖尿病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管理。一旦确诊糖尿病,需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并接受糖尿病教育、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药物等多方面专业的指导。

2

糖友如何知晓自己的血糖水平?

糖友们平时可在家自测末梢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友,更应自行规律监测血糖,警惕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

若想了解自己血糖的平均水平,还可前往医疗机构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建议血糖稳定且达标的糖友,每半年检测一次;血糖不稳定、未达标或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糖友,每3个月检测一次。

糖友还可以通过持续葡萄糖监测,更连续、全程、可靠地监测血糖水平的波动,尤其适用于每天多次注射或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的糖友。

3

糖友的血糖水平应控制到多少?

血糖管理在糖尿病管理中意义重大,良好的血糖控制会为糖友带来许多远期获益。国内外共识均推荐,一般成人糖友(孕妇除外)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4.4-7.0mmol/L,非空腹血糖目标为<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

血糖的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糖友的年龄、病程、健康状况、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等因素实施分层管理,杜绝“一刀切”。

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控制目标设定的主要影响因素

对于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友,若无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可采取更严格的血糖控制目标,甚至尽量接近正常水平。

而对于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甚至已出现显著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或严重合并症的糖友,可采取相对宽松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尽量避免出现低血糖(<3.9mmol/L)。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可初步分层管理:

70岁,糖化血糖蛋白控制在7%;

80岁,糖化血糖蛋白控制在8%;

90岁,糖化血糖蛋白控制在9%。

需专科医师根据老年糖友病情给予指导意见,警惕血糖过高或过低。

随着病程进展,如果血糖管理不佳,可能会出现心脑血管、肾脏、眼睛等相关慢性并发症,血糖也会更加难以控制,治疗的风险和负担也会增加。

因此,根据糖友的综合情况,及时调整血糖控制目标至关重要。糖友的家人们,更需要鼓励糖友不气馁,即便血糖短期未能达标,也并不代表治疗失败,只要控制指标有所改善,对糖友都是有益的。

4

除了控制血糖水平,还应注意什么?

许多糖友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其他代谢问题,大大增加了罹患心血管、脑血管、肾脏等疾病的风险。

因此,科学、合理的糖尿病治疗策略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血糖、血压、血脂和体重的综合管理

血压、血脂和体重管理综合控制目标也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即根据糖友的年龄、病程、预期寿命、并发症或合并症严重程度等进行综合考虑。

对于儿童、孕妇、住院和病情危重的糖友等特殊人群,血糖控制标准需由专科医师根据病情予以指导。

参考文献

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7-411.

2.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2023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23,15(6):484-494.

文 | 内分泌科 张瀶曦(主治医师)、杨进(副主任医师)

审核 | 张文慧(副主任护师)

编辑 | 宣传中心 张轩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欧盟严控中国电商APP,消费者... 当今,电商平台已成为我们日常购物的重要渠道,尤其是中国的电商APP以其丰富的产品和便捷的服务受到了全...
大雪节气,应季而食营养足 原标题:大雪节气,应季而食营养足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
如何在秋冬季节预防咳嗽?医生教... 在秋冬季节,我们常常会感到干燥的空气让我们的呼吸道非常不适,咳嗽、鼻炎等问题接踵而至。你是否也有这样...
原创 建... 导语:建议中老年人:快放下保健品,常吃这3种“健腿菜”,腿脚麻利,健步如飞 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人...
青少年心理健康:面对困扰,如何... 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面临学业压力、社交挑战和网络成瘾等问题...
同济医院刘嘉锋|家长必看:全包... “刘教授,半包和全包有什么区别啊?” “刘教授,为什么你这里的全包要做三次手术啊,直埋两次手术就可以...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护理你不可不知... 腰椎间盘突出是现代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那些长期久坐、不良姿势和缺乏运动的人群。 这种疾病给患者带...
心理健康教育为何如此重要?廊坊... 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无疑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我们如何...
为什么猕猴桃被称为“维C之王”... 你知道猕猴桃被称为“维C之王”是为什么吗?在秋冬季节,随着天气的干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通过饮...
情绪传染:你是否也在无形中感染... 你有没有发现,和一个情绪低落的人交谈后,自己也不自觉地感到压抑,而与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在一起时,心情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