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三宝,楼上的王大爷,因为呼吸困难去就医。
检查完发现,居然是心脏的事儿,医生说是瓣膜病中的“主动脉瓣狭窄”,这是咋回事儿啊?
主动脉瓣是心脏向全身脏器泵血时最后的门户,如果主动脉瓣狭窄,甚至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咱们快来请教一下心血管内科专家吧!
心脏瓣膜病有哪些症状?
心脏瓣膜病可能造成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
从临床表现看,心脏瓣膜病中最常见的主动脉瓣狭窄,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心绞痛、乏力、晕厥等症状。
哪些人群易罹患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与年龄密切相关,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明显提高。在7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每8个人就有一人可能患有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定期进行专门体检,尤其是心脏彩超筛查,对于发现相对早期的心脏瓣膜病非常有帮助。
此外,既往有心脏疾病病史,尤其是心脏瓣膜病病史或家族病史的人群,也是心脏瓣膜病防控的重点人群。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其心脏瓣膜的衰败速度会相应增快,也需得到重点关注。
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是大家比较陌生的疾病,其实也是可能引起心脏瓣膜病高发的一类基础疾病。
还有一类是合并先天畸形的心脏瓣膜病,例如常见的主动脉瓣的二瓣化畸形,这类疾病起病相对较早,可能不到60岁就会出现问题。
针对这部分人群,做好筛查工作非常重要,在年轻时就要进行相应的检查,是否有心脏杂音,通过超声筛查瓣膜疾病。
如何防治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与年龄、慢性疾病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对慢病进行控制,把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好,调理生活方式,有助于心脏瓣膜病的防治。
对于已经发现患有心脏瓣膜病的人群,应根据患者的疾病轻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轻度或轻中度瓣膜狭窄的人群,做好定期随访,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避免感染,防控好慢性疾病即可。
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方式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微创手术这几种方式。
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是对于心脏瓣膜病物理性反流或者梗阻等症状不能完全解除。
如果已经到了中度或者中重度狭窄,需要由医生仔细评估患者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晕厥、胸痛等。如果已经发现中重度瓣膜狭窄并且出现了相应症状,就要采取积极的控制措施,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心脏瓣膜病的经典方式;微创手术是近些年发展迅速的经导管的手术治疗,即对主动脉瓣疾病包括二尖瓣疾病、三尖瓣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
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不能耐受大创伤、全身麻醉基础上的外科手术,微创手术的治疗方式为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经导管的治疗方式又包括自膨胀式主动脉瓣的瓣膜(自膨瓣)和球扩式主动脉瓣的瓣膜(球扩瓣)两类。目前在国内,无论是自膨瓣还是球扩瓣都发展得非常好,也给日常治疗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武器”。
文 | 心血管内科 汪宇鹏(副主任医师)
编辑 | 宣传中心 张轩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