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子成材,望子成器。龙是什么?怪兽。材是什么?木头。器是什么?东西。
就是你要成怪兽,你要成木头,你要成东西,就是不要成人。
——易中天
出身高知家庭的孩子
自杀危机高居首位?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张PPT,根据图片显示,它是北大徐凯文教授关于大学生自杀危机的小范围调查。
图 | 微博@蓝莓医生
令人震惊的是,这项调查结果显示:
父母是教师的孩子,自杀危机最严重,排在榜首,是第二名的4倍之多,其次是医护、公务员,都是高知群体。
另一项科学调查是齐凯教授曾发表过的《大学生自杀相关行为与不同家庭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该研究课题为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抽取安徽省芜湖地区八所高校总计4585名大学生进行样本分析,得出下图结果:
图 | 皖南医学院学报
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当父母的职业是教师、医务人员和公务员时,其子女的自杀发生率,都远高于出身工人、农民等家庭的子女。
特别是母亲的职业,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母亲为 教师、医务人员和公务员,其子女的自杀发生率,是出身工人、农民等家庭的子女的十二倍。
图 | pexels
我们不去深究父母职业的指向性影响,但齐凯教授认为,学生自杀行为与家长控制性成正相关。
生活在高期望、高权威家庭,承受了更多压力和管教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自杀倾向。
这一点,或许很多人想不到,但却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过多知识筑起的“城墙”
阻碍了我们与孩子的连接
央视节目《等着我》中,有一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教师家庭的真实案例。
故事主人公叫黄小海,他的父母都是南大教授,堪称那个年代的高知识分子。
父母对黄小海的控制欲比较强,管教非常严格。平日,这位善于用批评来教育孩子的老父亲,每当情绪激动时,会动手甩儿子耳光。
图 | 节目《等着我》截屏
这让黄小海非常不能接受,他转向母亲求助,“如果有人每天扇你耳光,你会怎么想?”
哪知母亲的回答是,“被扇个耳光,能占用你多少时间?”
黄小海彻底绝望了,直到有天他考上了北大,心想终于要逃走了,但不料志愿被父亲改成了南大。
这种令人窒息的控制击垮了他,他逃离家40年之久,直到摄制组找到他。
图 | 节目《等着我》截屏
面对这种高权威型父母和压抑的家庭环境,孩子得不到任何鼓励和认可,频频打击之下,很容易出心理问题。
另一个高知家庭子女容易有自杀危机的原因,正与父母本身的知识性有关。因为父母自身的光环,且对教育充满自信,反而不容易察觉孩子内心的问题。
黄老师,南京一中的特级教师,桃李满天下,曾拥有一个令人骄傲的女儿,留学荷兰。
和之前那个故事中,贬低、忽略孩子的南大教授父母不同,黄老师很为女儿骄傲,“你不知道我这个女儿有多能干,情商高,朋友也多,性格开朗,处理事情冷静。”
然而,有一天,黄老师突然接到噩耗:那个独立开朗的女儿,在留下遗书后,在宿舍内自尽了。
悲痛之下,黄老师不敢相信这个事实。直至在警局,她看到了女儿的遗书。
"我真的太太太累了,8年来一次次平定崩塌的心灵,而当它再一次崩塌时我又无能为力,只有咬牙忍受,再寻找调整的机会,而现实的事务又被耽搁着,现实的美好被破坏着,我真的厌倦了......”
在遗书中,女儿坦言自己受强迫症之扰已长达8年,痛苦不堪。
图 | 新闻画面截屏
黄老师无论无何也没有想到,外表活泼开朗的女儿竟会背负如此大的痛苦,而她作为母亲没有丝毫察觉。
回看自己对女儿的教育,黄老师反省说:自己对女儿精神上的关心太少,只想女儿长成自己想看到的样子,总是摆脱不了教师腔,一针见血指出她的错误,却忘了她需要的不是一个老师,而是活生生的爸爸妈妈……
图 | 新闻画面截屏
这样的悲剧,现实中还有更多。
高知家庭的父母,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知识与前途的正相关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正是过多基于知识形成的“标准”框架,阻碍了父母与孩子的连接。
加上高知家庭本身拥有更多的信息来源和更大的选择余地,要考虑的问题很多:留学or高考?竞赛or体育?留英or留美?桩桩件件,给孩子所带来的要求和压力,远比其他家庭要多、要复杂。
在这样的综合因素作用下,也就造成了高知家庭子女自杀危机的几率比旁人更大。
成龙成材,必先成人
网上有句流行语:我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句话如果用到教育上,就变成“我学过很多知识,却依然教育不好一个孩子”。
相信这也是当下很多父母的困惑。正面教育、非暴力沟通、鼓励教育……类似的知识我们学了一箩筐,但真的遇到亲子矛盾时,依然难以轻松化解。
反观有些家庭,父母不一定从事知识密集型的职业,不能给孩子很好的教育辅导,但孩子却开朗上进,充满斗志,成长得很好。
一对华裔姐弟先后被一众美国名校争抢,出身普通家庭,父亲在餐厅工作,母亲是全职妈妈 图 | 微博@中国侨网
归根结底,孩子的成功与否,和父母从事的职业没有必然的联系,关键是要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观、人生观、成长观是否把控得好,是否关注在“人”本身的发展上。
易中天老师说,很多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子成材,望子成器。
龙是什么?怪兽。材是什么?木头。器是什么?东西。
就是你要成怪兽,你要成木头,你要成东西,就是不要成人。
那些被父母忽略了“人格”发展的孩子,情绪得不到抒发,抑郁得不到排解,往往容易走上悲观的道路。
图 | pexels
北大徐凯文教授曾经发表文章,提出减轻孩子压力,先处理家长焦虑。临床研究发现家长往往比孩子更焦虑,家长把焦虑传递给孩子,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最重要的原因。
徐凯文教授总结了家长应该避免和需要去做的几件事——
我总结一下,家长不该做什么:
第一,家长一定不要把自己的焦虑和压力给孩子。
第二,不要让孩子卷入夫妻关系问题。如果夫妻关系有分歧,夫妻之间自己解决,不要让孩子当夹心饼干。
第三,不要只给钱不给爱。
第四,不要过度保护、宠溺孩子,破坏规则。
第五,不要把成绩作为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准。
父母一定要做的:
第一,陪伴孩子成长,享受父母的角色。
第二,我们的财富是为了给孩子更多选择的自由,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创造力,和对学习、对生命的热情,而不是学习成绩。我们往往因为学习成绩结果把孩子逼出焦虑症、抑郁症,我们应该意识到最重要的是他一生对学习的热情。
第三,倾听孩子。孩子既需要教育和规则,也需要理解和尊重,要理解他们的世界是和我们不一样的,要学会倾听孩子。
最后,行为示范,身体力行。家庭教育不要把孩子培养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要以培养有中国文化认同的君子为目标。
《新中式父母》中有一段经典的话:
“这个世界上,有两类父母。
一类是‘吃老本型’父母,他们使用过去自己接受的一套教育方式来培养孩子,假如孩子表现不好,他们通常只会认为传统教育没有问题,是孩子有问题。
一类是‘学习型’父母,他们会去探索与时俱进的教育方式,假如孩子表现不好,他们会反思,然后寻找更好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我们无法成为完美的父母,但都可以努力做成长型父母,不要忘记,养育孩子的初心,就是要让他们健康、快乐、幸福。
科学规划孩子的升学之路
寻找适合他们的美好校园
远播国际特色学校咨询会 · 春招巡展
上海/苏州/南京...多地举办
覆盖幼小初高全龄段热门学校
大咖嘉宾莅临宣讲,直击教育难题
学校校长、老师亲临现场答疑
参加学校开放日、考试登记
更有入学考情、升学资料、攻略领取...
点击预约报名 ↓
专注国际教育16年的👇
找学校|约访校|看资讯|查榜单
公众号菜单栏解锁更多...
更多国际学校相关信息
包玉刚 |深国交 |上中国际 |北京鼎石 |北京爱迪|平和|协和|赫贤|上海领科|WLSA|新府学|瑞得福|圣华紫竹|A-Level |IB |AP |DSE
最新放榜!布朗/达特茅斯offer减少、斯坦福上海仅1枚...今年早申有点“冷”?
深圳教师薪资暴跌30%?大批清北毕业生逃离,老师变“佛系”,愁死的是家长…
2024牛剑面邀offer汇总!上海160枚领跑全国,江浙学校反超,哪些“黑马校”突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