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这个时间睡,竟然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趁早试试!
创始人
2024-11-24 14:02:03
0

当代社会对人类的健康与福祉提出了诸多挑战,其中一些日常习惯,诸如夜班工作、深夜不眠以及频繁调整时差,已显著干扰了我们的生理节律。

日益清晰的是,这种生理节律的混乱正加剧多种疾病的发病率与严重程度,涵盖心血管疾病、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等。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心血管疾病位居全球疾病发生率与致死率之首,每年导致约1860万人失去生命。

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揭示,每日于特定时段入睡,竟能有效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那么,究竟何时入睡最为理想呢?

01

早睡和晚睡都不行,

这个点睡觉对心脏最好!

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其他时间段,晚上22点前上床睡觉会使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上升24%;若在23点至23点59分之间入睡,该风险则增加12%;而零点或之后入睡,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将提高25%。

换言之,入睡时间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呈现出一种“U”形关联:过早或过晚入睡均会提升患病风险,其中,午夜(12点)及之后入睡的风险最高。因此, 晚上10点到11点被认为是“更理想的入睡时段”。

02

熬夜不睡

对身体造成这些影响

1.记忆力下降

夜间持续兴奋的交感神经使得熬夜者在白天显得精神萎靡、头脑昏沉,并伴有 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以及反应迟缓等现象。长此以往,还可能引发神经衰弱和失眠等一系列问题。

2.心脏病风险

长期保持昼夜颠倒生活习惯的人,不仅会导致性情变差,还会妨碍内脏器官的正常调节,从而增加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3.肠胃危机

人类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平均每2至3天便会完成一次更新,这一过程主要在夜间进行。倘若在夜间进食,胃肠道将无法得到应有的休息,进而干扰其自我修复机制。夜间摄入的食物在胃中长时间滞留,会刺激胃液过度分泌,长此以往,容易 引发胃黏膜的损伤,导致糜烂乃至溃疡的形成。

4.皮肤受损

晚上10至11点间,皮肤步入其自我修护阶段,若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失衡,进而引发皮肤干燥、失去弹性、色泽暗沉,以及暗疮、粉刺、黑斑等多种肌肤问题。

5.免疫力下降

长期处于熬夜、疲惫及精神萎靡的状态,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使得感冒、过敏等疾病不期然地找上门来。

03

想拥有最佳睡眠质量,

学会这3个方法

1.保持固定的生物钟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至关重要。我们应当每天设定一个固定的睡眠时间,例如每晚10点,这样我们的身体会逐渐习惯于这一时间点。务必牢记维持这一作息节奏,即便到了周末也不例外,避免周末贪睡而工作日又早起上班,以免打乱生物钟,导致失眠问题难以解决。

即使偶尔需要加班,我们也应坚持这一原则,无论多晚入睡,都要在固定时间起床,以确保我们的生物钟保持稳定。

2.每天坚持适当运动

养成运动的习惯十分有益,尤其是适度运动,对我们的心脑血管健康及维护“三高”水平大有裨益。不过,请大家切记,应避免在临睡前进行运动, 最好是在睡前三小时完成锻炼。否则,全身会因处于兴奋状态而难以入眠。

3.睡前做放松的事情

放松的方式远不止于打游戏或刷手机,我们还可以选择享受一个热水浴,或是沉浸在书海中。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彭秋霞

审校:郝雅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肌肉对肿瘤患者预后的价值 肌肉在我们身体中的作用不仅仅是让我们看起来强壮,它对健康的维持和疾病的抵抗力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
郑州视光住院部医生全飞秒近视手... 作为一名郑州视光眼科医院的住院部医生,我与眼镜相伴了十几年。那些被近视困扰的日子,如今回想起来,仍历...
揭秘膝关节异响:关注骨骼健康新... 你是否也曾经历过,膝盖“咔咔”响? 当你上下楼梯、屈伸膝盖,甚至是简单的行走时,膝盖处传来的“咔咔”...
“睡前吃宵夜”和“饿肚子睡觉”... 加班加点工作、沉浸式玩手机看视频,对于很多人而言,熬夜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常态,随之而来的就是——夜深了...
靶点和配体的双押暗棋:小核酸龙... 作为小核酸龙头,Arrowhead Pharmaceuticals在减肥药领域掀起波澜。 近期,Ar...
预防、识别、支持:每个人都该掌... 来源:文章整理自中信出版社新书《自我的重建》 2023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一则令人心碎的消息在社交媒体...
被国家电网“拉黑”后,这家龙头... 继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拉黑”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对鼎...
钟南山:除特殊情况,不主张长期... 原标题:钟南山:除特殊情况,不主张长期佩戴口罩!哪些情况可不戴,哪些必须戴? ...
原创 这... 睡眠是人类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睡眠不仅能恢复体力,还能提高免疫力和心理健康。然而,随着现代生...
原创 菲...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波及到了几乎每一个国家,死伤状况惨不忍睹。日本就是这样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