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上车只能聊天?不!它还能降油耗|汽车科技
创始人
2025-06-17 09:41:20

当下,插电式混动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但其痛点在于,一旦电量耗尽发动机介入,油耗往往高于同级别燃油车。馈电油耗的指标,既是衡量混动技术含金量的试金石,也是消费者决策的关键。目前,单纯靠优化发动机硬件的传统路径已接近极限,而AI技术的注入,则为车企间的能效之战开辟了新的维度。

说起能效,发动机热效率无疑是核心所在。长期以来,全球顶尖车企为将该指标提升零点几个百分点都需投入巨大研发成本。6月13日,吉利汽车宣布,通过星睿AI云动力2.0的技术赋能,新一代雷神AI电混系统将量产发动机的热效率纪录刷新至47.26%。据吉利披露,这一突破的关键在于应用了AI算法,通过超大规模的仿真运算,在虚拟空间中反复迭代,精准锁定能实现最高燃烧效率的最优压缩比、气道形状与燃烧模型,从而显著提升了燃烧效率。

热效率的提升是降低油耗的基础,但更关键的变量在于AI赋能的实时能量管理。这相当于为车辆的动力系统安装了一个能够预判的“云端大脑”。以星睿AI云动力2.0为例,其核心是一个AI场景引擎。该系统不再被动地执行指令,而是主动融合车辆自身的传感器数据与云端海量数据,构建出一个动态的数字孪生场景库。当规划一条路线时,系统能预判到城市拥堵路段更适合用电、高速路段发动机直驱效率更高,并在出发前就规划好全程的能量分配策略。这种“上帝视角”下的预判能力,使得系统能够在最合适的时机进行驱动模式切换,避免了能量的损耗。

事实上,以AI赋能动力系统,降低馈电油耗,已成为中国主流自主品牌的共同选择。

行业领头羊比亚迪在2024年5月发布的第五代DM技术,同样将核心指标推向了新高度。该技术实现了全球领先的46.06%的发动机热效率,并率先搭载于秦L和海豹06 DM-i车型上,官方公布其百公里馈电油耗仅为2.9L。

同样在混动领域深耕多年的奇瑞,其鲲鹏C-DM混动系统也将发动机热效率提升至44.5%的行业领先水平,并宣称即将发布热效率超过48%的新一代发动机。而长安汽车的智电iDD混动系统、广汽传祺的钜浪混动系统,也都通过各自的技术路径,不断优化智能控制算法。

更值得行业关注的是,这种由AI定义的动力系统具备了可成长的特性。部分车企已宣布,其AI电混系统支持OTA在线升级。这意味着车辆的动力特性、节能策略不再是出厂时便已固化,而是可以像智能手机一样,通过软件更新持续优化,不断给用户带来新的体验。

封面新闻记者 刘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英伟达拉美主管Marcio A... 英伟达拉美主管Marcio Aguiar:英伟达支持创新。在墨西哥,人工智能(AI)机会大于挑战。英...
研发费用增长、AI产品落地,华... 新京报讯(记者杨菲菲)推出AI面试点评等约20款产品、研发费用增至1.45亿元……11月7日,华图教...
AI助力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突破 你知道经常吃鸡蛋可能有助于保持老年时期的头脑敏锐吗?或者阿尔茨海默病实际上与神经元周围的髓鞘退化有关...
开源 AI 及其在当今世界中的...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他们面临一个重要选择:是否向全世界公开系统的运作机制,包括参数、训练数据...
北京一副区长停“小电驴”遭“三... “没地停了”“这不让停”“人行通道不能停”……近日,北京一副区长实地体验早高峰停放电动车却遭遇“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