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教师,但是善用AI的教师有可能会替代不善于使用AI工具的教师
创始人
2025-07-16 20:13:23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任朝霞)“未来,AI(人工智能)不会取代教师,但是善用AI的教师有可能会替代不善于使用AI工具的教师。”日前,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中小学校长国际研讨会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Andreas Schleicher)说。

“确实,AI在重新定义教师这一职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永智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正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分工结构,许多传统岗位或许会逐渐消失,同时也会催生出大量新的岗位。社会分工的重构也将倒逼教育重新定义,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方式都将面临重大调整。

李永智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教育将从为生产而教育,转变成为所有人拥有更好的生活来开展教育,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教育意义的一次迭升。未来教育应体现“伴随每个人一生、平等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和更加灵活开放”四个维度,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设计学习内容与方式,构建更加弹性的教育体系。

“作为教师,必须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素质和能力。”在安德烈亚斯看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种未来可能性的教育,而这是一件充满挑战的事情。

安德烈亚斯指出,学生需要的是一种非常高质量的师生关系。人工智能非常善于去理解模式,但是它的这种行为的判断总是基于过去相似的情境来做的推理。而教师则能够看到学生的真正创新、看到学生的特殊点,能够和学生带来真正的情感联系。

而在OECD的调查中也显示,教师普遍认为,教学不是造成压力的主要原因,而准备教案、参与行政管理等事务成为了日常工作中的主要压力来源。“人工智能的出现,具备了辅导、督促、反馈、评估等功能,可以帮助教师减轻行政工作量。”安德烈亚斯提到。

李永智介绍,为应对AI带来的挑战,应该运用“教学思维链”,以结构化、可追溯、可共享的教学逻辑,突破大模型在教育应用中的“黑箱”限制,使教师经验可见、教学行为可析,推动人工智能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助手与学生发展的助力。

作者:任朝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开源 AI 及其在当今世界中的...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他们面临一个重要选择:是否向全世界公开系统的运作机制,包括参数、训练数据...
北京一副区长停“小电驴”遭“三... “没地停了”“这不让停”“人行通道不能停”……近日,北京一副区长实地体验早高峰停放电动车却遭遇“三连...
打字就能补全句子,讯飞推出个性... 2025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AI文娱生态战略发布会近日在合肥举办。会上透露,讯飞AI文娱将基...
对话华为樊杰:AI落地浪潮下的... 随着大模型的规模落地,AI发展的主战场正从“模型训练”转向“行业推理”,解决推理效率瓶颈成为释放AI...
线上考试录屏防不住AI?韩国顶...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近日,韩国顶级高校之一的延世大学爆出一场大规模考试作弊风波。该校一门标注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