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北京农民艺术节在怀柔区桥梓镇举行,从开幕式上与村民同台共舞的机器人,到智能化程度高、可自主工作的高科技农具,再到乡村大模型支撑下的AI助理村支书等应用,一场人工智能之风正为乡村大地带来新气息。
走进北沟村,当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围着广场中央的电子屏想了解当地的旅游特色时,屏幕中便可跳跃出北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全的AI助理村支书。AI“王全”操着流利的英语,介绍美丽北沟村的场景,这画面不禁让游客发出阵阵惊叹。除了用英文同外国友人流畅沟通,AI“王全”还能为村民提供农技咨询、健康建议等支持。
AI助理村支书是“乡村振兴幸福大模型”在基层落地的场景之一 。这一大模型能在乡村治理的多个环节大显身手,比如协助村干部分析村情数据,针对乡村治理难点“对症下药”,提供科学决策参考与支持,提升基层治理效率。它还能充当“百姓万事通”,村民可通过语音或文字与AI交互,咨询政策与服务、学习红色村史,为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减负”。大模型也是一位随叫随到的“数字医生”,村民的慢病小病可以进行自助问询,用药助手会给出合理的用药方案和禁忌提醒,提升乡村医疗服务水平。
据了解,该模型由北电数智研发,在怀柔区北沟村率先投入使用后,实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乡村治理、政务服务、医疗、文旅等场景的深度融合,推动北沟村治理效率与服务质量提升。“以前总觉得AI离乡村很远,今天一看,它真能帮我们解决不少实际问题。”一位基层工作者感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奇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