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位“20多岁英国棕发女性”蒂莉·诺伍德以AI合成演员的身份签约经纪公司,并宣称要成为“永不疲倦的文化偶像”时,好莱坞的怒火被彻底点燃了。这场由技术掀起的风暴,不仅让观众直呼“瘆人”,更让金球奖影后艾米丽·布朗特在播客中惊呼:“完了,我们真的全完蛋了!”
蒂莉·诺伍德,一个由英国公司Particle 6通过AI技术创造的虚拟角色,自2025年5月在社交媒体亮相以来,凭借精致的外表积累了4万余名粉丝。然而,她的“演艺生涯”从起步就充满质疑。其首部作品《人工智能专员》完全由AI打造:剧本来自ChatGPT,制作依赖10种AI工具,结果却被批评为“表情僵硬”“台词呆板”,甚至因模仿人类动作时产生的“恐怖谷效应”引发观众不适。美国剧评家威廉·休斯直言,这部小品“让人陷入尖叫和惊恐”。
2025年9月,荷兰制片人艾琳·范德维尔登在苏黎世电影节高调宣布,诺伍德将签约经纪公司,并宣称其能“降低制作成本90%”。这一言论瞬间触发美国演员工会(SAG-AFTRA)的强烈抗议。工会在10月2日发表严正声明,指出诺伍德是“计算机程序生成的角色”,其训练数据来自“未经许可、未付费”的真实演员表演成果,缺乏人生经验与情感,不仅挤压真人演员生存空间,更违反2023年好莱坞罢工达成的AI使用协议。
面对AI的进军,业内知名演员纷纷发声。乌比·戈德堡一针见血地指出:“观众能分辨真人与AI,因为你可以看到眼神里有没有光芒。”玛拉·威尔逊等十余名演员联名呼吁经纪公司拒签AI角色,质疑“为何要从几百名年轻优秀的真人演员中选择虚拟角色?”艾米丽·布朗特则痛心疾首地呼吁:“别剥夺观众与真人演员的情感联结!”
面对抵制声浪,范德维尔登辩称诺伍德“并非替代真人,而是被创造的艺术生命”,并认为大众的高讨论度证明其潜力无限。然而,演员工会与编剧工会正联手推动新行业规范,要求限制AI使用比例,且任何AI活动必须提前告知并与工会协商。这场争议早已超越技术层面,演变为对人类艺术价值与生存空间的争夺。
当AI试图登上舞台中央,行业与观众的答案或许早已明确:真正的表演,永远需要一颗会跳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