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盾 通讯员 蒋颖妍)在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保密室里,高速运转的智能打印封装机正根据系统指令,自动印刷、封装,并按考点、试室、座位号分发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模拟试卷。一份份试卷被精准塞入信封,考生信息自动贴至信封袋。
华南师大研究生院副院长袁宙介绍,得益于学校牵头研发的研考自命题管理系统,华南师大研考自命题在试卷印刷封装分装环节,已实现了打印封装一体化对接,全流程闭环精准印装。系统基于条码识别验证技术,通过提前导入的考点等信息,自动生成个性化的封装任务单,对应的试卷、信封、条形码一一匹配。
华南师大研究生院院长水玲玲表示,随着专业交叉发展,研考不仅要考查知识广度,更要精准识别考生的专业发展潜力,而这无疑对命题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把命题教师们从试卷排版等庞杂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用于提升命题质量?华南师大直面痛点,积极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一体化考试测评解决方案。作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与测量分会理事长,张敏强领衔华南师大科研人员及业界算法专家,牵头研发了研考自命题管理系统。
“系统基于现代教育测量理论,引入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实现从命题、打印封装到阅卷、试题分析的全流程智能化。”张敏强介绍,系统分为考试命题、试卷印制、考试阅卷、计量分析四大模块,全面覆盖研考自命题的全过程。
以前,命题教师要人工编排题号、计算小分与总分,一一排查题号混乱、分值出错、题目雷同等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测量数据参考,部分命题教师仅凭经验,也难以科学把控试题难度。
系统在华南师大上线后,给很多命题教师送来了“及时雨”。“系统把命题老师从大量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专注于考题设计和专业能力考查。”水玲玲表示,系统提供了题库和数据分析功能,研考命题人员可以查询历年试题的难度、区分度等,结合当年的招生要求和考生情况,更高质量地命题。
命题教师输入核心题干后,系统就自动完成题号排序、选项编排,并进行分值校验、试题查重,可以有效规避可能出现的人为错误。
在系统助力下,华南师大研考评卷工作提质增效。“原来老师需要人工翻找作答区域,不仅耗时长,还容易因少数考生答题顺序不连贯等而漏改、错改,复查需要增加很大的工作量。”袁宙表示,如今借助人工智能,可自动进行切割、完成归档,显著提升了批改效率与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