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论文代写,已形成“外行指导AI剽窃”暴利产业链
创始人
2025-10-17 11:15:13
0

10月13日,#央视曝光AI代写论文黑工厂#冲上热搜,引发舆论关注。

《央视财经》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公司以“文字编辑”为幌子招聘写手,员工通过AI工具拼凑网络文献,填充模板后简单润色成文。这类代写论文单篇成交价超过万元。

这些“论文黑工厂”的网络店铺伪装成“论文查重”服务规避审查,年销量超4万单。还有些代写公司在二手平台、社交媒体等以“辅导”名义接单,宣称“全科包通过”,博士论文报价过万。

效率之高,日产30篇

而《央视财经》此次揭露的以AI技术为核心的论文造假产业链,其效率之高,操作手法之隐蔽,令人瞠目。

在武汉某文化公司内部,记者亲历了"AI代写流水线"的完整流程。当应聘者进入企业微信群后,立即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代写需求——从本科结课论文到博士毕业论文,从工程类到教育类学科,需求列表实时滚动更新。

AI技术在造假链条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在架构搭建环节,AI能根据输入指令自动生成符合学术规范的框架结构,包括章节划分、论点分布甚至图表配置。语言润色模块则能对生成文本进行专业术语替换和句式优化,使伪造成果在形式上难辨真伪。武汉某教育咨询公司更开发出"组稿+AI"混合模式,通过整合网络文献数据库,实现跨学科论文的快速拼装——同一写手竟能同时完成法学、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等不相干学科的论文撰写。

更令人震惊的是批量生产效率。某公司电脑中发现的"2025写稿明细"显示,单个写手日均完成量高达30篇,并且是不同学科的文章。技术主管现场演示:输入基础素材后,AI软件数分钟内即可生成初稿,再经人工简单润色便形成"定制论文"。这种"外行指导AI剽窃"的模式,使不具备专业背景的人员也能产出"专业论文"。在成都某网络公司,宣称由"专业老师"代写的高价论文,实际在接单群中仅以数百元转包,形成暴利链条。

有代写公司高调表示,只要钱到位,就没有他们写不出来的文章和论文。不论要求是什么学历,也无论是哪个专业,都不在话下。

滥用AI,必须严加防范!

这些黑色产业链的蔓延,正在严重破坏学术生态。本应成为科研助手的AI,却被不法分子异化为学术造假的核心驱动力。

对此,相关部门已启动专项整治,通过技术手段追踪AI生成内容的特征标记,同时加强学术机构对成果真实性的验证能力,以维护学术殿堂的纯净与尊严。

麦可思研究此前开展的“2025年高校师生AI应用及素养研究”显示,对于生成式AI使用不当可能引发的学术不端问题(如内容抄袭、数据造假等),85.5%的在校大学生表示担忧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大学生滥用AI抄袭作弊,违反学术诚信的情况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国外大学。

#据英国《泰晤士报》4月6日报道,杜伦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等4所英国大学表示,他们已经开除了一些滥用AI完成课业的本科生。

#去年至今,立陶宛首都的维尔纽斯大学开除了10名违反AI使用规则的学生。

#今年1月,麻省理工学院某留学生因用ChatGPT伪造数据被学校开除。

#今年2月,耶鲁大学某EMBA学生违反开卷考试不得使用网络的规定,被学校停课一年。

据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报道,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在2024年记录了大量学术不端案件,其中约90%涉及AI工具滥用,包括AI生成的作业、伪造参考文献、AI改写或翻译内容未披露等。

面对AI时代对学术伦理带来的挑战,国内外学术机构都在探索应对之策。例如《自然》《科学》等明确AI使用原则,要求在方法部分声明AI使用情况。伦敦大学学院计算机科学系的教职人员做出了考核模式的调整决策:此前,学生享有自主选择权,可提交论文来完成学业考核;而当下,该院系已明确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参与书面形式的闭卷考试。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亦采取行动,不仅重新推行传统的线下纸质笔试制度,更进一步规划引入现场口试环节,以完善其考核体系。

复旦大学发布《复旦大学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提出了AI工具使用“6大禁令”。这也是国内首家高校制定的AI工具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规范化使用的管理文件。

这些禁令包括:

1)禁止使用AI工具进行研究方案设计、创新性方法设计、算法(模型)框架搭建、毕业论文(设计)结构设计、研究(设计)选题、研究(设计)意义及创新性总结、研究假设提出、数据分析、结果分析与讨论和结论总结等;

2)禁止使用AI工具生成或改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原始数据、原创性或实验性的结果图片、图像和插图;

3)禁止直接使用AI工具生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正文文本、致谢或其他组成部分;

4)禁止使用AI工具进行语言润色和翻译;

5)禁止答辩委员、评审专家使用任何AI工具对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审;

6)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涉及保密内容的,禁止使用任何AI工具,禁止上传任何数据和图片到AI平台。

AI技术的滥用是技术、制度与人性的博弈。相关部门和学术机构应当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发展技术手段等遏制学术不端。同时,也有研究者提出,在AI时代,我们应当推动评价向高阶能力转型,如布置需与AI协作完成的开放型课题,考核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唯有将技术监管与评价改革并重,才能遏制造假乱象的蔓延,同时满足时代发展对学术成果、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1] 央视财经新浪微博.

[2] “只要钱到位就能发”,央视曝光论文“黑工厂”. 澎湃新闻. 20251013.

[3] 最新研究显示:近八成师生陷“AI幻觉”陷阱. 深圳特区报. 20250817.

[4]用AI作弊,英国顶尖高校学生被开除. 环球网科技频道头条号,20250408.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终于放心了!辽宁4岁女童走失2... 10月15日,辽宁朝阳市建平县黑水镇二分地村,一名4岁女孩丁一失联。10月17日最新消息,女孩已经被...
如何走出AI落地的决策困境?用... 2025-10-17 15:15:13 作者:狼叫兽 摘要: 直面AI决策困境,用实战带走落地方案...
至顶科技助力AI创业者,在HI... 当“AI创业”成为2025年最热的关键词之一,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开始思考一个更现实的问题:AI不仅能改...
“95后”AI弄潮儿:在上海徐... 中新网上海10月17日电 题:“95后”AI弄潮儿:在上海徐汇热土投身“数字员工”开发 中新网记者 ...
荣耀的AI进化:让手机“活”起... 当荣耀CEO李健在2025年10月15日荣耀Magic8系列发布会的尾声,以一句经典的“One Mo...
Sora2,AI帮你赚钱的时候... 作者|霞光社 行飞 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者,往往是在“无人区”中开辟新大陆的人。 当OpenAI...
外媒:谷歌Nano Banan...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0月17日消息,据《商业内幕》报道,谷歌于 8 月推出了 Gemini 2....
服装设计大赛已被AI占据!首届... (微信需要实名备注哦) 首届中国(渠县)户外纺织服装AI设计大赛初评评审会在京举行。大赛由中国纺织工...
全国首家社区AI食堂与它背后的...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16日电(张践)近日,记者在打造了全国首家社区AI食堂的上海熙香智厨公司走访时发...
原创 中... 10月14日,中国对美国船舶开始收取“特别港务费”,这一举措不仅是中美之间经贸摩擦的新阶段,更是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