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减重”黄金时代下,方舟健客(6086.HK)已抢占先机
创始人
2025-10-24 11:17:58
0

随着今年全国爱卫会将健康体重管理纳入健康中国行动,这个曾分散在健身房、保健品店、医院营养科的“碎片化”领域,迎来国家级治理的顶层设计。

对此,市场早已给出强烈呼应。华经产业研究院指出,2024年中国减肥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744.5亿元。更严峻的现实是,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达34.3%、肥胖率16.4%,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或升至65.3%,健康需求与市场潜力的深度交汇,正推动赛道进入规模化发展期。

在此背景下,10月22日,方舟健客携手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打造的“健康中国·AI+体重管理先行”研讨会适时落地。这场于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办,聚焦监管、学术、企业协同的国家级对话,在搭建出减重领域首个跨主体交流平台的同时,亦为AI赋能体重管理划定安全与标准边界。

而会议背后,更是折射出方舟健客企业价值与资本预期的双重升温。

一方面,今年最新中期财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已实现扭亏为盈,“AI+H2H”商业模式进入兑现期。另一方面,各大券商机构如花旗发布研报给予“买入”评级及8.5港元目标价,进一步预示市值增长空间。

站在健康中国战略与商业价值的双重风口,这场研讨会既是行业标准化的起点,更可能成为其资本价值释放的关键契机。

黄金赛道的底层逻辑:需求刚需与技术适配的双向奔赴

体重管理的价值早已不局限于“爱美需求”,而是延伸到慢病预防的公共卫生领域。肥胖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病的核心诱因,让赛道正从“可选消费”变成“刚需领域”。

《2025世界肥胖地图》显示,全球肥胖成年人口数量将从2010年的5.24亿增加至2030年的11.3亿,增幅超过115%。聚焦中国,2025年41%的成年人属于超重标准,9%的成年人更是达到肥胖,预计2030年中国成人超重/肥胖人数将超5亿。而若按中国本土诊断标准,这一数字还会更高。

但传统服务模式根本无法满足肥胖所导致的相关慢病诊治需求,譬如医生坐诊时间有限,没法持续跟踪用户饮食、运动等行为;健身教练缺乏医疗知识,难以规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减重风险。

这种刚需性需求与AI技术形成天然适配。减重所需的持续行为干预、动态营养指导,恰好能通过AI数据分析能力实现精准响应。AI的价值便不再是“炫技”,而是成为打通医疗评估、方案生成、行为干预、用药安全的闭环连接器。

方舟健客的布局正踩中这一核心逻辑。依托杏石大模型搭建的五大专项智能体和五大AI应用,其实现“AI+减重”生态全流程赋能。

两大系统相互协同,五大专项智能体(AI知识智能体、AI导诊智能体、AI预问诊智能体、AI医生助理以及AI电子病例智能体)构建出覆盖慢病管理全生命周期的闭环式服务体系。而五大AI应用(AI用药助手、AI健康管家、AI医生助手、AI学术助手和AI搜索)则分别针对临床与患者端的特定场景,在用药指导、患者教育、诊断辅助及医学文献查询等领域实现实时精准干预。

公司的这一AI创新成果更是荣登《Nature》新闻头版,作为《Nature》首次报道中国医疗的AI大模型及企业,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直接印证了其技术的行业领先性。

从商业模式来看,“技术+服务”的模式,是AI在慢病管理中落地路径最短、商业回报最确定的范本。

对此,海外企业已经给出验证。例如美国多专业远程医疗平台Hims & Hers Health,在2025财年第一财季实现收入5.86亿美元,同比增长110.67%,净利润达4948.50万美元,同比增长344.69%),用高增长证明AI减重的商业化潜力。

(图:Hims & Hers Health财务数据及历史表现)

回到中国市场,在《“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支持、5亿超重人群庞大基数,以及高数字化接受度的环境下,这些条件或更利于AI体重管理模式的普及及变现,同时也让方舟健客的生态模式,更具爆发潜力。

生态壁垒与盈利验证:方舟健客的领跑密码

在减重赛道潜力成为行业共识的当下,方舟健客的领跑优势从何而来?方舟健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方敏博士道出了核心:“我们选择在此时将‘AI+减重’作为战略重点,并非突发奇想,而是我们在‘AI+慢病管理’领域的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水到渠成’的战略延申。”换言之,其优势并非源于单一技术,而是建立在已盈利、可复用的生态壁垒之上。这与多数仍在探索模式的玩家形成本质区别,也是其能快速落地“AI+减重”的核心底气。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4.94亿元,同比增长12.9%,不仅成功扭亏为盈斩获1250万元净利润,经调整净利润更同比增长16.8%至1760万元,标志着其“AI+H2H”模式进入商业化兑现期。

不可否认,在切入减重领域前,方舟健客已跑通“技术+服务+盈利”的完整闭环。

支撑盈利的,是难以复制的生态根基。

于用户端,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平台已积累22.9万注册医生、5280万注册用户,其中月活用户增速达34.4%,付费用户复购率更是高达85.4%。数据背后是方舟健客在慢病管理领域多年深耕的结果。成熟的医患互动机制、稳定的用户信任关系,早已通过市场验证,而这些恰恰是减重服务最需要的用户基础。

供给端,公司与超过1650家供应商、980多家制药企业建立合作,已打通诊疗、用药、健康管理的全链路,无需为减重场景重新搭建供应链体系。

而AI技术作为生态“催化剂”,能够将方舟健客此前慢病管理中验证过的AI预问诊、AI健康管家等成熟能力,直接复用到减重场景。这种“生态复用+技术赋能”的组合,既省去了从零搭建的时间成本,更因有盈利模式托底,大幅降低试错风险。

另外,在此次大会上,方舟健客获授“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副会长单位”,亦进一步印证了其生态模式的权威认可度。

在笔者看来,方舟健客的“AI+减重”可以看作是在盈利生态上的深化延伸,其推进速度、商业确定性,远非“从0起步”的玩家可比,这正是赛道领跑者的核心特征。

结尾

对市场而言,这场减重大会不仅是一次行业对话,更在进一步凸显方舟健客“领跑者”地位的同时,释放出AI减重从“单点创新”走向“全域规范”信号。

当健康体重管理成为全民共识,方舟健客以协同创新破解行业痛点,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深化与商业生态复用,其资本价值与行业影响力,仍有更大释放空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解码AI终端生态的“中国方案”...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近一段时间以来,手机“AI化”趋势愈加鲜明。据Canalys预计,2...
快鹭科技亮相福田河套“AI+主... 近日,由河套福保园区党委主办的“AI+主题市集”活动在河套中心公园成功举办。福田区委书记黄伟、福田区...
快速识别!AI伪造名人带货的避... 熟悉的主持人面孔在广告里推荐“神效”产品,你会信吗?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就查处了一起典型案例...
君逸数码:成立AI数字城市研究... 证券之星消息,君逸数码(301172)10月23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
原创 台... 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变迁与发展,台湾地区的代表性企业——台积电,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10月22日,...
AI养猪已落地!唐人神:通过A...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阎侠)10月23日,记者自唐人神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获悉,截至2025年...
蚂蚁开源 Ring-1T,成就... AI 能不能真正“动脑子”?这个问题有了新答案。 蚂蚁开源团队推出的 Ring-1T 模型,为这个长...
你刷的短视频,标注“AI生成”... 本报记者 叶 子 二〇二五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上,观众体验AI生成杂志封面照片。 罗 伟摄(人民图...
阿里AI眼镜正式预售,最低36... 每经AI快讯,阿里巴巴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将于24号零点在夸克智能设备天猫旗舰店开启预...